历史又一次重演了。又是全场占尽优势,又是十一人对十人。
还好,这次因为董方卓的一个超水平的头球,没有在北京奥运会上丢人丢大发了。
可是,这样的结果有意义吗?把1:1的比分抛在一边,仔细看看,整场比赛里,中国队在对方禁区里像样的传切配合屈指可数。
面对技术如此粗糙的弱队,还是人数占优,却破门乏术,这样的困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现代足球,对禁区前的一脚非常重视,那种胡乱把禁区里一脚撩进去,中间去争顶的打法早已经过时了。反之,多数强队都有一个核心的球员,能在禁区前把球控制住,然后瞅准机会一脚有效的穿透性传球,就可以撕破对方的防线。
其实,中国队现在不缺乏控球球员,郑智就可以。
根本原因,是中国人缺乏一个好的教练,能把郑智用好,能教会球员在对方禁区前如何组合,如何自信的组织。
而,中国队在对方禁区前却象一堆没头的苍蝇。嗡嗡半天,就是破不了门,本来就不自信,于是越大越乱,然后就归结为大赛紧张导致水平发挥不出来(职业足球开展了多少年了,关键比赛打个多少场了,还拿这个说事,有劲吗?),更不幸的是,如果恰逢对方有个把个人能力不错,抓住一个机会进我们一个,于是就更不会踢了。
自从米卢走了以后,中国队就在这个问题上挣扎,几乎场场如此。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祸国殃民!
顺便说一句,董方卓那个球,纯属球员个人发挥加运气,不是一个正常组织进攻的结果,所以,不要被比分落后又追平的假象迷惑了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