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科技怎样改变美国的课堂

标签:
转载 |
分类: 网络信息 |
有一位在科技领域工作的爸爸给学校捐了2台Chromebook,说希望引起校长对这个产品的注意。Chromebook的操作系统依托Google系统,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带键盘的大个儿的智能手机。在今后要进行的全国统考里,它和考试系统兼容,可以达到硬件上的要求。而对于Google系统的依赖,正好便于学校方面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控制学生能够浏览的网站,一方面不需要在公共使用的电脑里保存每个人不同的数据资料,再加上199美金的便宜价格,校长做了一个方案,把这学年还可以花的经费全部集中于购买Chromebook。方案通过后,第一批125台已经到位。
这一次设备的配置方法跟以往不同。以前买了设备资源回来肯定是要平均分配的,这一次,因为上次大选我们学区收教育债的预案得到通过,学区手上将会拥有一大笔用于改善硬件设施的资金。立即可以落实的,就是每间教室7千美金的科技设备投入。估计是考虑到要给学区将来的设备投入摸索经验,学校这一次的配置方法是几个试点班级每个学生人手一台。结果配下去没几天,一件奇迹就出现了。
在二年级配了chromebook的一个班上,一名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他们阅读的一本关于贝琪·罗斯女士(Betsy Ross,制作第一面星条旗的人)的书里,和他们在Chromebook上查到的关于她的生平介绍的内容,在表达上有一个冲突。一个阅读来源说是“乔治·华盛顿总统”请罗斯女士做的旗子,另一个来源说是“乔治·华盛顿”(没有总统)请罗斯女士做的。学生想知道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于是班上的老师鼓励同学么用Chromebook去搜寻答案。找到什么样的信息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呢?又要去哪里查找呢?学生们有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在互相介绍网址,有的还要试图驳倒他人的意见。这就是一个运用集体智慧共同学习的过程。
老师要帮助他们的,是慢慢引导他们确认两个年份,一个是这第一面星条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一个是美国第一任总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结果,星条旗出现在独立战争的战场上,当时美国还没有总统,乔治·华盛顿请罗斯女士做旗子的时候,只是殖民地联军的司令官。这样,一场全班同学热情参与的科学探索完成了,每一名学生都在进行独立的探索,老师的角色就是一名领航员,同时还是一名安全员,因为她还给孩子们解释了一些上网安全的基本原则。本身新的全国统一大纲要求放弃ABCD涂圈圈的选择题考试,也就是希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而不是去追求标准答案的学习思路。
一名三年级的教师正好观摩到了二年级课堂的这一幕,她在我们这个月的教育委员会的例会上分享了所有的细节。她还感慨说,以前课堂里配一台、二台电脑,甚至再配一台、二台Ipad,结果还是学生围着老师看,怎样运用科技手段,还是老师的任务。现在进入到每个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的时代,情况完全不同了,每个学生可以完全沉浸在科技手段里,同时又可以有跟老师、跟同学在人际层面上互动。她认为,21世纪全新的科技化教育就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