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梧诗歌:我种植的菜园,只有四分田

(2016-07-31 10:40:54)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中国网络诗歌十年佳作导读

    《中国网络诗歌十年(2005-)佳作导读》之
    孙梧诗歌:我种植的菜园,只有四分田

    山东临沂出好诗人,在中青年诗人中,我认识邰筐、江非、孙梧、尤克利、曹玉霞、高志敏等。在十年前,即2006年前后,我为江非、孙梧、尤克利写过评论,今天回顾,我为他们的成长欣慰。
    我为孙梧写的评论,题目引用了他的诗,叫《那些死去的大雪,活着的阳光》。我喜欢这首诗,该文收入到我的诗歌评论集《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上下册),约85万字。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有一个重要主题,叫:回到中世纪。回到中世纪,就是回到人类古朴的田园理想中,也就是回到“过去”。它是一种宗教呼唤和宗教认同,也是一种自然向往和对已别时光的深切回忆。
    诗歌由想象构成,回忆是一种反方向的想象。反方向的想象不是重新经历曾经的体验,而是重新体验曾经的经历。重新经历曾经的体验,你得到的依然是旧有的;而重新体验曾经的经历,你将收获全新的认知。
    孙梧诗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地气,对乡土的传神描写,以及自然纯净的语言,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乡村画卷:小河、村庄、土路、牛羊,以及老屋、麦场、桃花、水库、集市、庄稼、牲畜,这一切都显得亲切而淳厚、深情而醉心。
    《五谷杂粮》以空前的朴实和感伤击中了我。“它们一天一天地熟透、衰落,像野草一样/直到走进粮仓、超市,走进动物的内脏”,五谷杂粮在万物生生不息中“补精益气”,土地的面貌和轮廓映衬其中:老旧、贫瘠。“它们仍未消弱土地的本性。以致于我没有过多的挑剔/天天五谷杂粮,补精益气//有时难以下咽/有时也让自己释放出身体的气/只要记住,在剩余的时光里不再蹂躏那些土地”。
孙梧诗歌折射了这种原始的浪漫主义气质,深切挖掘了有根的充盈与无根的失落。
    孙梧用自己的全部激情书写着他的故土,诗中凝结着他对理想的强烈迷恋。毫无疑问,在孙梧诗歌中,“崮乡”已经衍生为一种寄托、一种象征。


附录:孙梧诗歌

我种植的菜园,只有四分田


种植不同的蔬菜,适应不同的胃口
一分田常种些韭菜,养的肥肥的
二分田按季节种,有时种菠菜、有时种黄瓜
秋天的时候还会收获些白菜、萝卜
这些肥大的、整齐的、新鲜的都是化肥培育的
拉到城里请你们品尝
顺便换些买棺材的钱
进入冬天,我让菜园闲着
看黑土慢慢变黄,失去血色的样子
看两只麻雀蹲在上面取暖
剩下的一分,留给自己
我想的是:有虫的菜留着做菜
尽管每次都皱眉咽下
等咽不下去的时候,我就躺在上面
数数天空的云朵,数数吃过的虫
再从你们的躯体里,挖出我曾经种过的蔬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