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洲诗歌:在唐诗宋词的炼狱中成就“修辞”绝技》
一位来自中国的观光客,在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内,技痒难耐,大“秀”了一把他在唐诗宋词的炼狱中所成就的“修辞”绝技。黄亚洲的《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以三种抒情姿态出现:“火炬”的姿态、“少女”的姿态和“我”的姿态。这三个在抒情诗中司空见惯的意象,经过黄亚洲的语言策动,演义了一幕别开生面的三维动画。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以自我为参照,感受陌生世界。第一节入题;第二节点化,从第三节开始,黄亚洲分别使用了“她们袒露的肩膀,是白天的一部分”,“三千五百支细细的火苗,一直燃烧至今”,“我不会成为他们中间的一支火苗,但我确实燃烧得很苦”这样的奇妙造句,构建出与时间平行、互动的诗意空间。最后,这首诗最眩目的礼花从天而降:“因为我不知道,我是被谁点燃的”。精彩的结尾,点燃了整首诗。
对文本的剖析和解读,应该着眼对文本寓意的再发现、再挖掘和再拓展。解读诗歌文本,不是为了读出诗人说了什么,而是为了读出:诗人还有什么没有说出来。
黄亚洲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著作等身,是共认的高产作家,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井喷式”写作状态,依靠的是两大体系:庞杂的思想(语言)体系和繁茂的情感(经验)体系。黄亚洲是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最具抒情才华的诗人,他除了睡觉,几乎都在写作,一种让同行敬畏的、超越年龄的、可怕的发奋。2015年6月,我们曾一起去广西采风,三天行程,黄亚洲成诗20余首,而且采用的是“手写+移动互联网”的奇怪方式,即,先手写,再手机录入,再传给助手,再语音指导助手完成修改和编辑,再转发回来,再发布到诗歌网站上。第二首诗写成后,第一首诗的阅读量数据也出来了。“66岁的黄亚洲流程”把我这个资深的“互联网+诗歌”专家给震得“目瞪口呆”。
一个人的学养,甚至一个人的年龄,从他的文学作品中很容易辨识。黄亚洲从1970年开始习诗,主修现代诗,也曾仿写古体诗词和格律诗,修得文字功力。王维说:“散文易学而难工,韵文难学而易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我认为,黄亚洲是深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的真谛的。
黄亚洲的诗歌作品沿袭传统的艺术走向:明朗、明确、明白。不新潮,但也绝不落伍;不张扬,始终坚守本色。黄亚洲的《俄罗斯赤塔:十二月党人教堂》对蒙难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用情是那样真实,对人类的诉说又是那样真切,非常有力地实现了他的抒情意图:她们不是十二月党人,但是她们愿意/嫁给十二月的风暴//应当将她们的笑容,挂进全世界的教堂/让天下钟声,每一天/都把女人奏响//钟声响起的时候,我相信/严厉的一八二六年十二月的暴风雪/就会专程从赤塔赶来,在世上/每一个男人的脸颊上,撞出/雪水两行//。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他的众弟子说:我布置一项作业。请大家将双手抬起,再向后摔,每天做一百次。第二天,所有的弟子都完成了。十天后,一半以上的弟子完成了。一年后,只有柏拉图一人完成了。柏拉图最终成为与苏格拉底齐名的大哲学家。成就不来自天才,而来自坚持。
附:黄亚洲诗歌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这一柱白色火炬,是谁举着
三千五百支固体的白色火苗,高高窜跳
米兰的每一个黑夜,都被它燃成白天
十四世纪的这个灼热的温度,我至今尚能感觉
虽说此刻,我屁股下的大理石屋脊
冰凉冰凉
少女们,一群又一群,漫步于屋脊
火苗和避雷针,一齐簇拥着她们
她们袒露的肩膀,是白天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这个星球越来越热
那是由于富裕,另外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
这三千五百支细细的火苗,一直燃烧至今
不要拉我起来,让我
再坐一坐这个由大理石制成的结论
我不会成为他们中间的一支火苗,但我确实
燃烧得很苦
因为我不知道,我是
被谁点燃的
《俄罗斯赤塔:十二月党人教堂》
应当拨出三面木墙,挂上她们
集体的肖像
有她们在这里,这个教堂,似乎
很难再属于上帝
为了嫁给叮当作响的镣铐
她们穿越了整个俄罗斯
她们如愿,嫁给了
粗糙的洗衣板,嫁给了破损的铁勺
她们惯于在雪中的小木棚里,点亮半根蜡烛
庆祝又一个婴孩的降生
这时候,她们的丈夫一般会哭
而她们始终微笑
她们不是十二月党人,但是她们愿意
嫁给十二月的风暴
应当将她们的笑容,挂进全世界的教堂
让天下钟声,每一天
都把女人奏响
钟声响起的时候,我相信
严厉的一八二六年十二月的暴风雪
就会专程从赤塔赶来,在世上
每一个男人的脸颊上,撞出
雪水两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