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尤克利诗歌:重重叠叠的悲怆与幸福

(2015-04-05 21:11:25)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中国网络诗歌十年佳作导读
    尤克利诗歌:重重叠叠的悲怆与幸福

    现实为“上”,还是现实为“下”,不仅是一个困惑创作的诗学思考;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困惑人生的生命思考。我愿意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我的观点:每个人的头顶上,都高悬着不止一颗太阳,而我们往往热衷于歌颂太阳的光芒,而忽略了发现另外的奇观和培育发现新事物的机能。要知道,头羊其实并不比其它的羊走得更快,区别在于,其它的羊埋头啃草时,头羊正在赶路。习诗的道路与此相仿,在诗歌的眩目光环中,虔诚者,投机者,跋涉者,往往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不同的是,有人能够抵达,有人半途而废。
    清朝学者查慎行说:“诗之厚在意不在词,诗之雄在气不在貌,诗之灵在空不在巧。”
    那么诗歌之意、之气、之灵,究竟在现实之“上”,还是在现实之“下”呢?换句话说,现实作为诗歌立场的客体,将怎样与诗人建立感官与思想的联系呢?只有“矛”能够诠释“盾”之功,也只有“盾”能够注解“矛”之能。诗歌只与诗人建立灵魂通道,并通过诗人传递、暗示、扩散、感应信息和经验。如果说,诗歌是一串串灵魂的密码,那么破译她们的钥匙和权力,始终并且永远握在诗人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才是真正有能力评价诗歌的人。而诗歌评论者和批评家们,只会为艺术广场提供替代品、伪劣品和隔靴搔痒的感慨。
    尤克利诗歌的特点是:入现实而通,出现实而化。通则至高至远,化则至诚至理。即便是阅读经验尚少的读者,也能感受到他叙述的从容、通达、机敏和老道:可是落日啊,每当黄昏临近,我们/总是在你的余晖里匆忙地赶路,回家或借宿/好像我们是一些比你更加长久的事物//《阳光照耀大地》。
    这个骑着长龙般的虫子,观赏徐州落日之美的诗人,这个面带戚容却有着令人惊叹想象力的歌者说:这个虫子,它吃饱了饱食徐州乡音的人/吼叫一声,跑向祖国的心脏/我向南而坐面带戚容/初上的华灯恰如逃跑的星辰//《逃跑的火车,逃跑的星辰》。据说尤克利在徐州打过工。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在家乡的小路,城市的楼宇与车流中往来穿梭,风尘仆仆,匆勿忙忙,却始终坚信着,或坚守着土地对他的培育和教诲,始终信仰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必须“练就一身出污泥而不染的本领

土地与汗水不会辜负尤克利,也不会辜负任何人,这不是尤克利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所获得的体验,而是尤克利以一个诗人,农民兼打工者的身份,所获取的真知。生活给诗人出够了难题。尤克利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他的目光和追求,更加贴近现实。诗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也许就在于,诗人常常在悲观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寻找光亮。比如尤克利的《学习莲藕》,就是一束信念与理想的光:“我想看到叶之如来,花之世界/重重叠叠的悲怆与幸福/在浮世的嘈杂之音中找到大雅的乐器//”,读来欣然和愉快。

    所有的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想,都易于认识,难于发现。如果诗人不能说出旁人无法说出的思想,最好什么也别说。无论尤克利现在是什么身份,我相信,他是一个有能力以诗人身份说话的人。
   
附:尤克利诗歌

阳光照耀大地

阳光照耀大地,每天
我们都和世上大大小小的动物们在一起
做着本质上基本相同的事情,为了各自的理想
生生不息。我们也和制陶的工匠、画师
在一起,制作吃饭的碗碟、汤匙
春天栽下的葫芦,到秋天终能长成大器
弱水三千中有等待它去舀取的一瓢
可是落日啊,每当黄昏临近,我们
总是在你的余晖里匆忙地赶路,回家或借宿
好像我们是一些比你更加长久的事物

学习莲藕

我想学习莲花,凌驾于镜面之上
练就一身出污泥而不染的本领
我想见到风吹,看一滴水被吹成滚动的珍珠
水星一样的球体
小小宇宙,暂且被藕叶举起的欢声笑语
街巷、大树下的荫凉,劳作人的身影倒置
我想看到叶之如来,花之世界
重重叠叠的悲怆与幸福
在浮世的嘈杂之音中找到大雅的乐器
我想在镜子里面沉睡百年
不显山不露水
照样能建造出一座美仑美奂的房子
让它符合草根之美、建筑之美、天体之美
我想把爱情和肉体包裹得严丝合缝
不在鸟的意识之中,不占用鱼的
思维空间,只在自己的温柔乡里翱翔
藕不断丝更加脉络通畅,节节相连
灵光闪现
爱莲之人拥有了他的通天之道,遁地之术
穿刺于窗纸一样的水银镜面,来去自如
我想歌唱
高出或低于水平面的生活

逃跑的火车,逃跑的星辰

这个虫子,它看到了徐州的落日之美
它把无数看到落日的人
吃了进去,然后带着他们
喘着粗气飞跑,跑的不见踪影

我在最后一次离开徐州的时候
想到了落寞的酒杯、七月的水仙花
和九里山下的儿女情长

这个虫子,它吃饱了饱食徐州乡音的人
吼叫一声,跑向祖国的心脏
我向南而坐面带戚容
初上的华灯恰如逃跑的星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