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皮》里的重金属
——评简明的抒情哲理性《蛇皮》
祁鸿升
这里我创撷了抒情哲理诗这样一个新名词,是缘于简明诗歌的创作实践边缘化的引导。众所周知,诗歌是情与美的结晶,介于这一原则,我对于伪抒情、缺乏唯美品质的诗歌还是持有了保留态度。简明的诗歌理性成分厚重,按照一般的创作走向,会有概念化、拒绝抒情的倾向。但简明对这种传统的创作状态说了不,他开始了自己的新探索,具象与抽象交融,理性与情感糅合,以至他的诗歌抒情性强烈,意象生动鲜活,却又以理性意味的重金属贯通全诗,使全诗有艺术灵性飞腾的光焰,也有思想山脉的顶托。《蛇皮》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全诗以蛇皮为象征主体,展开了托物抒情及借物说理的脉络。“没有谁与你同名,历史上/有过一大群女人热爱你”,蛇皮是代表哪些徒有虚名的人物或事件,这里用了泛指的手法,增加了全诗的容量,可以关涉个体,也可以触及政治集团、甚至国家、民族和一个时代,当然热捧之的也是一些追慕虚荣的
“女人”,可要注意这里 “女人”涵义的多向迁移。后面的列举佐证都是西方文学的经典,我就不饶舌了,关键后面紧跟的一句,
“灵魂出壳的赫赫功名/在风中传播”
,颇显简明的个人风格,说理的虚灵与现象的切实,结合得如此富有睿智,这一句是彰显主题的点睛之笔,一般诗人无法突破理性的枷锁,但简明将前一句论述之言与后一句的描述性语句进行了焊接,产生了情、理、美三位一体的新奇效果。无疑,我们会因此在蛇壳飘扬于风中的形态里看到了其哲理性的高亮区。
第二节则是对蛇皮这样的事物终极否定,诗人爱憎分明的表述里意象纷呈,“水”、“岸”、“旗帜”、“同盟”、“兄弟姐妹”,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事物开始了简明式的繁富重组,形成了整体上的陌生化效果,且情动于衷,喷薄之势不可抑止,让人以读一首抒情诗的审美愉悦,接受了诗中的理性教化。这一节中两次出现的“空旷”一词,具有扩张诗歌背景与内在力量的作用,也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生花妙笔,
理性的抒情,抒情的理性,这就是我所定义的“简明体”诗歌,而要臻至简明这种全新境界,则需要一个艺术追求者巨大甚至毕生的付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