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析简明的《赵州梨花》

(2007-01-17 16:54:22)
标签:

评论

分类: 评论简明



    
格式化的世俗
         
            
——赏析简明的《赵州梨花》

                     祁鸿升

      
      河北赵州名闻遐迩,一座赵州桥在中国历史上耸立一千四百年,但简明先生告诉我们的却是一个完整的美学意义的赵州,她不仅有桥,还有梨花与人民,人与花的芬芳几乎淹没了桥的古韵。
     《赵州梨花》里的赵州,并没有离开世俗的版图。她在河北省会石家庄的东南方向,到处长满了梨花,有政府机关,有面朝黄土的农民,还有游客,他们不为名桥而至,只为梨花而来。从地方景观细节上说,从赵县的柏林禅寺这个地方开始,梨花渐渐隐去了踪影。当我讲述完这一切时,不禁要汗,这种叙述会有人耐心地读下去吗?直白、简单,毫无生动的光泽,不像简明老师的诗歌,传递给我们的是 “艺术直觉”,许多表达的细节上充满个性发现与性灵之气。难怪他把诗歌界定为 “格式化的世俗”,这首诗歌的意象美几乎都来自于他对生活原生态的自觉提升——借助于现代诗歌的技法超越简单的呻吟与呼号,穿越圣水与阳光,直达真实的美学与哲学高地,这也是简明诗歌的一贯主张。诗歌是戴着语言镣铐的舞蹈,那些披着诗人外衣跌坐在地面的歌手,他们与真正意义的诗歌无关。《赵州梨花》基点落脚在现实的大地,诗中的赵州是历史与地理共构的真实画图。“在梨花的版图上,/赵州为岛,/梨花为海”,起笔是一个浅表层次的比喻性意象,语不惊人,轻松平淡。但是随着诗思跳跃的节奏展开,我们看到了后面的精彩。 “赵县的深呼吸,/吸进去的是鱼/吐出来是的花粉与醉花客”,拟人化的手法,写出赵县在花海里楚楚动人的风姿,深呼吸,动态的赵州,她吸进去了 “鱼”,“鱼”当然非鱼,是什么?不告诉你,不定指的诗歌意象使诗歌能指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当赵州吐出 “花粉”与“醉花客”时,大家才如醍醐灌顶,恍若如梦地回到现实中去。这种浮荡状态的诗绪,处于暗示与直陈之间,给人展示的是大体明白的写意画。它不传形,但得神韵。《赵州梨花》是一首抒情诗,可也注重兼容其他种属与风格的现代诗歌精髓,诗的结尾说:“汹涌的梨花/从道行幽深的柏林禅寺退潮/留下一地诵经的贝壳”,写实、幻觉、隐喻错用,言近旨远,尽得禅宗诗歌的风流。简明老师的诗歌 “格式化”概念除了对现代手法的融合外,也不忘对古典诗歌炼词炼句传统的秉承,第三节中“间种”一词,承接上面的梨花而写无疑十分妥贴。
      “像花蕾接应花瓣,/果实接应芬芳”,《赵州梨花》是诗歌版图上一朵开不败的梨花,因为她对现实的描述是站在诗学高度进行的,在尘埃纷起的时代,她拒绝了平庸与粗糙。


             
  简明的厚重
          

        ——浅评简明的诗歌《赵州梨花》
  
              
 依风
  
    没去过河北赵县,是简明先生的诗歌《赵州梨花》让我做了一次极尽向往的搜索,并萌生有机会也去做一回被“赵县深呼吸”吸进去的“一条鱼”、吐出来为余兴未尽的“醉花客”的念头。从赵县政府网上,管窥了简明先生为之歌咏的一幅地域风情、人文厚积的画卷。赵县,古称赵州,是“中国雪花梨之乡”,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赵州桥被誉为“世界桥梁鼻祖”和“天下第一桥”,而建于东汉末年的柏林寺也素有“古佛道场”、“畿内名刹”之称。写赵县,应该是“俯身轻拾皆华章”,而简明先生单择“梨花”入题,不仅仅证实诗人独具诗歌美学关照的慧眼,更道是他被生活感动着,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人杰地灵的地域具有时代气息的灵魂。
    从主题思想上看,诗歌《赵州梨花》表达的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这样一个主题,同时也有着“梨花文化”一脉承传的更深层次的美学意义。为什么这样说?赵县的“梨花”不是别的地方的“梨花”,她盛开在赵洲桥的背景下,她盛开在赵县百姓的心里,她具有与世界对话的神采与风韵……诗歌的第一节:“在梨花的版图上,赵州为岛,梨花为海/赵州的深呼吸,吸进去的是鱼/吐出来的是醉花客”,简洁的三句,写出了“梨花”的引领和一个县份、一方民众自豪地与时代交流的归属感。“梨花的版图”是神来之笔,若不细品是很难领略一种逆反语言下呈现出的灵魂鲜活。接下来,“赵州为岛,梨花为海”,递近了“梨花”的引领,让我们看到一个县份被希望拥抱着,也许还会为那里的人们能够在“花海”里荡漾一叶轻舟而徒生羡慕。第二节,诗人让雪花梨的馥郁芬芳飘到省会去了,估计这“省会”吃了“雪花梨”也不会是白吃的,一定会做个更强大的“梨花文化”的支持着,“吃进去”畅通的民意,“吐”出来的也肯定是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好政策。第三节承上启下,也许去之无骨。尽管诗人吝啬,惜墨如金,可是寥寥三句,就勾勒出了施政者在古老的文化底蕴中有为而治的“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画卷。这里的“梨树”下“间种”着60余岁的县政府和1400岁的赵洲桥,一树树梨花也就具有了代代繁衍不息的老百姓的象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和谐,顺天达德,恩泽普惠,也许是受了自然中的物灵的启示。诗人呈现给我们的绝对不是“乌托邦式”的幻象,而是透视古朴民风,真实反应现实,并且做了一次“文治教化”和“厚积薄发”的展望。第四节和第五节,起着“转”的作用,意象内联,顺理成章。“蕾接应花瓣”,做了个铺垫,而“果实接应芬芳”,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寓意颇深。梨农埋头劳作后,没有完全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而是看到了“梨花爆一树傲岸”的春天,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未来。结尾的诗句是“诗眼”,意境悠远,耐人回味。现实的律动和禅宗的幽静形成强烈的对比,让我们在“有为”与“无为”之间看到、想到更多的东西。现实世界是由多元素构成的,“诵经的贝壳”至少也应该给我们带来一点珍惜和谐环境、尊重自然规律的启事。
    从写作手法上看,简明先生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运用得几近“天衣无缝”。诗歌整体上运用的是现实主义写法。“在梨花的版图上,赵州为岛,梨花为海”、“赵州在石家庄东南方向”……这样的诗句,白描勾勒,读来有着很具象的画面感和方向感。“赵县不大,恣肆疯长的梨树下/间种着县委、政府、人大、政协”,诗人跳出“小我”去呈现“大我”,不说教,不空洞,既让读者体味到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也恰到好处地让读者产生了感情共鸣。至于“赵县的深呼吸,吸进去的是鱼/吐出来的是醉花客”,更不失为浪漫主义的佳句。赵州的“梨花”和“赵州不大,恣肆疯长的梨树下”中的“梨树”,也都有着内涵丰富的象征意义。整首诗歌没有繁芜华丽的意象,自然朴素,也没有不可扑捉的意识流动,象“梨花一年只涨一次潮/弯腰劳作的梨农/一年只抬一次头”这样的句子,也几近自言自语,但能令我们联想到“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意境,看到梨农们挥汗如雨时内心的喜悦。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文字是为审美和言志服务的。诗歌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受形式和文字的左右,任由诗意心中流淌,却能读来平中见奇、咂味无穷。简明先生的这首《赵州梨花》看似语言的门槛很低,但是在提炼主题、整体架构和意象的选取上,独具匠心,都恰到好处,也很见功力。最主要的是简明先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存在,能够做到时刻被现实生活感动着,才有反应现实生活的独特视角和选取创作素材的“准确切割阳光一样”的敏锐思维,使诗歌语言简明,诗歌的内涵厚重。好诗就是好诗,好的诗歌的生命不是评论出来的,而是血性的诗人潜进生活的内部、人类心灵的深处获得的。一首诗歌的完美是相对的,能够做到相对完美的诗歌就是好诗。也期待着简明先生能够多多倾情奉献出这样的好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