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眉读品文字的味道

标签:
读品书评文字的味道原书郝铭鉴 |
http://www.ewen.cc/images/smalljpg.asp?fname=/images/fenmian/0701/0701120001.jpg&w=121&h=173
http://hiphotos.baidu.com/echosead/abpic/item/2faf362e01f138514ec2262d.jpg
时下读书,我基本上选在茶后饭余闲暇处,低眉敛目,心静气长,独自读品文字的味道。这样的状态下,因公务制造出的浮躁,暂时得到沉淀解脱。闲点群书生别趣,即使只阅未点,悠悠意境与情调,当作咖啡伴侣喝下去,提神醒目,免除昏昏欲睡的食困发作。
本文题目镶嵌三本书名,颇有玩耍文字游戏的意思,分别是《低眉》、《读品》、《文字的味道》,将书名串接一起,自然而然毫不造作地表明读书状态,比较符合我的读书素描。尽管三本书的作者们,目前尚未进入名家大家行列,只因各自与我存在牵连机缘,哪怕七零八落,捡到篮子都是菜,我喜获丰收的满足。
《低眉》的作者钱红丽,是位比较上镜头的女士,慈眉善目,体态纤柔。她的文字如人形,平白低调,脱去铅华,朴实随和加柔情,又不乏灵性飞扬。偶尔流露出几丝无奈的幽怅,刚好为《低眉》添加素淡的女人味。读这样的书,一马平川少有滞障轻松省力。作者擅长撰写书评,自成体系与风格。她由书及作者,反过来由作者及书,沿着主观论断,不亢不卑,洋洋洒洒,评论出许多看点卖点,也送给我借势发挥与联想的空间。
选择《低眉》,多少隐含不可明喻的私心。我喜好评书,撰写了百多篇书评,凡与书评有关的书,我一般不会放过。平心而论《低眉》,总体水平还欠缺些,至多纳入二三流,它能公开出版发行,受益于作者人脉奇好,攀上提掖后学的热心园丁。我的书评与作者比功力,虽然相差一截,至少看到追寻的目标方向,从而强化结集出书的信念和决心。拙作《书里书外的心情》的出版,遭到《低眉》的严重影响。
《读品》是“毒品”的谐音,源自读书品书容易像吸毒一样上瘾。《读品》的前序后跋,首先告诉读者书名的来历。书内集结十多位年轻学者的评书心得,这些通过网络走到一起的书评爱好者,敢于向传统的书评模式叫板,试图走出一条全新的书评之路。以书目为标的,不搞注释缩写,从感想心得出发,加入理性智慧哲学,脱离单纯的就书论书。将书评独立成体,似乎可以与原书脱离,读没读完原书都无所谓,围绕个人读书感怀随笔杂谈。
我赞赏这种崭新的书评观,与我的书评实践大体吻合,终于找到一批书评知音。《读品》如同诱人的毒品,拿起来入口下肚,引发深入品尝的冲动。扫描几眼后,《读品》不过如此,质感耐眼可手的装帧,以及那几段口号式的书评观,遮掩不住内文的苍白无力,干瘪缺水的特征比较明显,多数文章极其缺乏明快酣畅激情的文采,学术大架子加论文小姿态,摆布起来特别明显,十分符合作者们身份职业。书中文字的味道,一点不可口可乐。
因为求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出典,想起郝铭鉴著述的《文字的味道》。此书早在2006年末流读一遍,味道爽口倍棒。郝先生善于咬文嚼字,他是《咬文嚼字》刊物的主编,把玩语言文字,绝对是他的优势和强项。他以汉字渊源为原料,精心烧制出文字菜肴,自成一系,津津有味,耐人寻味,回味无穷。边读《文字的味道》,边医治我粗心大意张冠李戴不明就里的文字病相,改善作品的语文环境。
郝铭鉴谦称远离字斟句酌、掂斤播两的特点,更习惯于跟着感觉走,侧重于主观向往、零星感悟和文化情绪。以我读书后的理解,具体到某句话某个词某个字,郝先生吹毛求疵的程度很执著,局外的我自卑中感叹。但他的为文风格,漂白了学究色彩,删繁就简,节奏奔腾,一气呵成。百篇千字文中,甚至连个脚注尾注舍不得用,一切为读者着想。
文字有味,味在字中。《低眉》《读品》《文字的味道》,味道有异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