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中国小记》来场文字旅游

(2009-05-20 08:57:52)
标签:

杂谈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415qSvWSJCL._AA200_.jpg

“五一”小假顺便去了趟五台山,为了却几年来故地重游的心愿,仅门票就花费一百七八十元。虽然佛前谈钱有点俗,我本俗人非佛神,参拜几次佛像,也不能彻底洗掉身上俗气。再说借钱言事,本是为以下的出游打下埋伏。

佛家大讲特讲缘份,就像辩证唯物主义讲事物的运动联系和规律,简直容不得外来和尚的相对论。缘是绝对的,无缘就结不了今世的缘,没有今世缘何谈前世缘,那么佛缘成为天方夜谭。我没入佛门,并不等于全盘否认佛缘,有时觉得佛缘如同其它宗教的主题词一样,往往无意中结到身上。

这段凭空杜撰的文字,也是我认识佛家的敲门砖,至于能否得到有佛高僧的认可,那是我的悟性和造化,心不存谤佛念,说到说不到佛点上,相信佛祖佛神会宽宏大量包容一切的。

从五台山回来第二天,我例行到书店闲逛,一眼就瞄准《中国小记》。如同小和尚制服一样的灰色,显得静谧平和而温馨。信手抄起它,一股亲切慈祥智慧的感觉涌上心头。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作家熊召政,我读过他的《张居正》,还读过他的一本随笔集,大概叫《问花笑谁》,并分别写下读书心得。因而出版社在我面前打出介绍性广告语,未免有点小瞧读者的读书量,也与散发禅味的封面主体设计不协调。

我还没进入书体,已经喜欢上《中国小记》。当我习惯性地翻开页面,正好是“欢喜佛与媚态观音”,这是作者游西藏后引发的抒怀。令我大吃一惊的是,熊召政开篇点明他中年皈依佛门。先前读他的小说、随笔,我缺乏佛门意识,致使经典的《问花笑谁》在释禅中错过,没有追深阅读,想来缺乏机缘。

《中国小记》得来不费功夫,验证了佛家的机缘论。我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归来,求得一本佛家弟子的散文,纳入视线的第一篇文章与佛教有关,岂不三佛临门大喜过望。前掀后展追加阅读,熊召政先后到过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写下的游记充满弦机和禅味。虽然他的思维比较大陆货,在文字层面没有摆脱他们那代文学人的模式,还是能悟出单纯儒士所悟不出的道行。我随着熊召政的步履行走,穿插在佛山庙宇之间,真切感受释家的散文情怀,努力发掘充满禅意的亮片。最后由“关于弥勒佛”的对联生缘,潜入弥勒佛道场雪窦山,领略号称第五大佛数名山的风光,也算又增添了佛教基本面。

熊召政广结善缘,到过的名川盛景地,不是我辈所能企及。有些地方重叠交错,可惜未能与作者擦身而过。比如长白山、镜泊湖、黄鹤楼、峨眉山、塞山寺。有些地方我心怡旷久,却没有成行的机缘,比如普陀山、西藏、岳阳楼、茅台镇、九华山、五灵山。读一读他的小记,也不失完成一次精神游。还有些地方我未有所闻,但在熊召政的笔触下,已显山露水好气派,只要有一线成行的希望,我会百分之五十的争取。

是否上升到遗憾的层次,我只是提醒几下。熊召政游历这么多地方,竟然缺少五台山的小记,读一读他的心得感悟,或许能弥补我的宗教情结,看来机缘未到难强求。其实了解某地的人文风情,可以通过许多途径,但是我对那些解说词加旅游图,始终提不起阅读的兴趣,等于手拿空纸一张,每次都会中途止读。到是小记式的散文,融入旅行者见证人的无限思绪和有限阅历,似乎更能打动读者心扉,开启有缘机会的冲动和欲望。

所以我喜欢读《中国小记》,并写下此记以为记。最为关键的在于实惠,《中国小记》打完会员折,才二十元出头。如果熊召政游过的地方门票加起来,恐怕要高出书价成百上千倍,同时还能顺应“看景不如听景”的古训,我何乐而不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