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总们决战岂在商场

(2009-04-22 07:31:21)
标签:

输赢

商战

黄花鱼

书话

商场

文化

2007年以来,我只读过三五本小说,好像阅读情绪几下子从小说中飞走,留下几缕游丝残存在肚皮里,轻易漂浮不成气候。也许受阅读周期的影响,这拨黄花鱼过后,下拨换成吉头鱼,下下拨又是马口鱼,何日黄花鱼再归来,那是机缘的重合。沉住气别着急,我学习列宁同志安慰自己,面包会有的,黄花鱼与小说也会来的。

我的书屋长时间没有小说进架,与历史有关的书籍趁机结队而来,徜徉其中特别投入地读写并举,当毫无节制的蜜月度过,面对同类失鲜的主题,有点举而不坚坚而不久,莫须有地想换下口味,期待拥有新对象后,能够刺激出阅读的快感与激情。没有阅读哪有感怀,没有感怀何出随笔。我连写六篇读史心得或读史随笔之随笔,该歇歇了换个姿势,鸡经常吃一种食物还不下蛋呢。

木讷地站在书屋书架前,左右张望上下巡逻搜索猎物,芸芸众书迷障了双眼,这本也想看那本也想评,转念又不入法眼,冥冥之中好像期待什么到来。失控的意念跳起摇摆舞,晃悠中选择,最后定格在润洁光滑显露红脊的《输赢》。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几次出笔点评,话到笔尖却欲说还休,感性的因子失去秩序四处飞溅,理智站在一旁干着急无法切入,错过第一时间出品书话的机会。收放起来管它《输赢》,读书心得需要冷却与密封,温到自然成。

我抽出硬朗的书本,热眼与红面对撞,迸发出久违的亲切感认同感,仿佛注定《输赢》目标。书话与它过不去,埋藏的情绪等到可以释放的时候,那就一吐为快,二吐三吐又何妨,只要快乐没有输赢。长长地松了口气,我终于完成一次虚拟而实在的文字旅行。

付遥的《输赢》,打着销售培训的旗号,演绎精彩多维的商战故事。美其名说:孰胜孰败,亦输亦赢,悬念迭出,扣人心弦。这种惯用的套路与招式,被书商们拿起来耍弄,屡试不改,乐此不疲,常用常新。别人的感觉难言表,我经常接触此类书刊,既不以为然轻度鄙视它,又同情他们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出于商业效用市场需求的考虑,没有书外的宣传炒作,仅凭内在的展示与推介,依然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罐子,等美酒变混水,往往落个云深不知处的结局。

商战小说要注重商业运行,否则就体现不出商场风云变幻的味道。俗云在商言商,言商绝对不能抛弃商业的姿态与风范,多么规范在典的商业操作,支撑它自圆其说的思路是教科书与经验主义,而这些固定模式往往靠不住。商战教科书尤其注入文学成分,不仅固守“经常”,还要谋求“权变”。正因如此写作,《输赢》走出单纯为商务培训而谋化的圈子,意念操作纳入实实在在的环境里,砸碎真空状态下的动作和招式,步入实战的领域与范畴,特别贴近现实与周围,才有了看点与哲理,方便我进行深层次的书外思考。

我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商人,对商务活动却比较上心。商场的较量其实是知识阅历与意志的比划,专业的商业能力作为陪衬排在其次。纵观《输赢》的前因后果,进一步印证我的观点,商务决战岂在商海。走进书内,老总们小总们个个堪称商场精英高手,关于商务营销理论与手法,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环扣一环,没有明显的缺陷与漏洞。然而实战见分晓,在不可预见的外力影响下,最终分出了高低输赢。仔细分析辨认,全是商务技术以外的因素惹得祸。

人都是感情动物,感情会不知不觉地融入社会生活,商战当然不能免俗。教条本分的商务规则,一旦掺杂当事者的个人情怀,感性膨胀见顶,约束与框架统统见鬼。《输赢》的男女主人公们,为达到小团体商战目的,抛弃商场规则,各尽所能,不计手段,大展身外之功,靠玩弄感情战胜对手。那些白纸黑字的章程,其实弱不禁风。

《输赢》有限,谁迷信传统定论,赢不起输得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