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无聊”之词正适合写作状态下的我。因为闲得好无聊,只好写些好无聊的文字,谁让我缺少固定而持久的雅兴呢。有兴喝清茶,无聊做文章,至于什么属于不无聊,我也解释不清。玩无聊的文字游戏,内存个人爱好与追求,这种形式的无聊与真无聊相隔界河,没有理由和必要刻意地抑制它。
书架上冷放几排无聊的闲书,多数从未完整地读过,只因某些方面某种因素倒了我的胃口。或干涩无汁,或索然无味,或注水超标,读起来实在没多大意思。无聊之余读无聊的书,除了发困就是失神,纳入成本核算的模板,警报长鸣得不偿失,赔了精神又耗时,执迷不悟是傻蛋。精神层面的东西,绝非人力所掌控,当个傻蛋式读者在所难免。其实想通了,真当上傻蛋又何妨。
我阅读的领域和层面比较宽泛,涉及许多敏感而前沿的词语,我附在相关书体上,沿着词语脉络进行扫描评析。“流氓”被异化成中性词,精神层面的流氓甚至引领时代先锋,没有必要见了流氓就拍砖。“妓女”千古以来令人唾弃,即使做了妓女的人,还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立个牌坊。而今的妓女具有超强的时代性,我从妓女身上开发出四个闪光点。“愤青”遍布当今社会各个角落,尤其网络上一抓一大把,不过真正的愤青们,要靠实力说话。“爱情”横亘中外闪耀古今,所谓纯真爱情适宜于真空状态,现实爱情大多以悲剧结束,世上本无爱情,爱情应把爱与性分开。“A片”与岁月同步,却一次次升级翻新,于是折射出时代的脉络。
上述观点内存浓重的调侃和无厘头,偏离传统而成俗的轨道,打破词语平衡,以至于许多网友回复时用语犀利尖刻,冲动处恶狠狠地玩起人身攻击的把戏。老中青三代愤青们,打着维护尊严正统的旗号,吹起“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的号角,我的大脑袋被扣上流氓帽子。幸亏我定力非凡,否则湮灭在口诛笔伐中,实属正常发挥。
我下意识列出涉及到的词条,顺接网友赞助的若干条目,“流氓”、“妓女”、“无聊”、“A片”、“爱情”、“愤青”、“文化”、“汉奸”、“土匪”、“叛徒”……一个比一个酷爽时鲜,好一派敏感焦热风光。每个词条后面下面,隐含说也说不清楚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千人解析出千面,谁先下手谁为强。文化往往在创意中茁壮成长,何不动用笔墨在词语上玩些花活。
动意诞生,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不在阅读中增趣,就在阅读中无聊。无意中涮开“无聊”二字,我坚信自己没有进入无聊状态。从书屋无聊架上取出两本书,一本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一本盛琼的《生命中的几个关键词》。这两本书冷落在书架大几年,我一直缺少阅读完整的兴趣与毅力。由于语言涣散,情节乏味,枯燥的内容与句式遮眼,无法感动疲惫的思维,但书本的总体框架留下几点印象。当初购买《马桥词典》,的确看重韩少功如日中天的名气,也碍于应付文友们聚会时的话题。现在回过头看韩少功,他是摆弄结构搞形式主义的典范。盛琼的创作很有类似的嫌疑。
旧书新提,两部小说依然读不进去,我兴奋点在结构形式层绕了几圈。他们以词语词条为引子,导出小说主体,或者用小说的手法释解词语,让词语当作章节的主题,两相对照互映,完成文学体例的创新。现成的版本捧在手中,搬来借用,将时下最流行最先锋的词语颠覆不辍,撰本《木空另类词典》并非空穴来风。此篇权当对“无聊”的小小颠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