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桎梏中的蹊径:移动通信的虚拟视角

(2008-12-01 10:38:52)
标签:

维珍

寡头垄断

布兰森

移动

电信重组

it

分类: 《IT的屁股》评论

 

作者:瞬雨《通信产业报》特约观察

 

从十几年前中国联通成立到8年前的电信移动分拆,再到南北分拆;人们本以为中国的通信行业逐渐进入了竞争时代。但直到不久前的电信重组,中国的通信行业依然是央企三分天下的寡头垄断格局。寡头央企因为特殊的市场地位而获取到自由竞争所无法拥有的高利润空间,似乎没有人愿意失去这种空间;看来要打破这个局面,靠拆分、重组是没有希望的。

1030,台湾媒体报道,家乐福与当地电信营运商合作推出移动通信服务,进军台湾移动通信市场。这种MVNO模式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其实带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利用MVNO,既能给营运商带来收益,又能创造有效的市场竞争,打破寡头垄断的桎梏

 

MVNO全称是“虚拟移动电话服务”,指服务商无需自建基站、网络等基础设施,而与电信营运商合作,租用带宽资源,通过自有品牌向消费者提供电信服务。在IT技术领域处处宣传“虚拟”的今天,此虚拟与存储和网络主机的“虚拟化”异曲同工,而与三维互联网的“虚拟现实”不同概念。

对基础电信营运商来说,MVNO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扩大业务范畴并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这与信用卡的联名发行方式有相似之处。我们知道中国工商银行早已在中油卡的联合发行中享受了丰厚收益,其他银行也纷纷加入信用卡联名发行的行列。在MVNO方式中,服务商的角色类似于中国石油(和下属加油站),而电信营运商的角色则类似于银行。

有三个主要因素促使基础电信营运商的角色在MVNO模式下发生转变:第一,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成为基础电信营运商专注的领域,行业分工的比较优势能够得到强化。第二,中国维持通信行业寡头垄断格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保持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使之能够在将来直面国外公司的进入式竞争;但MVNO可以使国内外的服务商都成为基础电信营运商的合作伙伴(或客户),将竞争引入国际市场,避免国际竞争的国内化。第三,由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带来的效率提高,基础电信营运商的承载能力将逐渐超过市场容量,依靠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将面临严峻的市场约束,MVNO的引入可以借助服务商的品牌认知扩大市场需求和容量,延缓行业更新换代产生的的市场瓶颈。

 

虽然在亚洲才刚刚开始,但MVNO在欧洲和北美是一种成熟的业务模式。家乐福在台湾用双向回扣的优惠卡将超市与通信联系在一起,而宜家则在英国发行基于MVNOSIM卡;经营MVNO最成功的应该是布兰森的Virgin Mobile(维珍移动)。

从航空业开始,布兰森就有意选择顾客群饱受剥削或者不周到服务,稳定、平静而缺乏竞争的市场作为切入点。而他的维珍移动,则同样是按照这个原则切入全球最不开放的电信行业。布兰森的维珍大西洋航空已经成长为世界五大航空公司之一,而作为法国最大的MVNO服务商,维珍移动的用户已经突破百万大关,在法国所有移动营运商中排名第四。

在传统的竞争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观点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竞争行为,主要是价格行为;而市场结构则取决于集中度和垄断力、产品差异化、壁垒等企业行为的外生变量,力图将竞争包容在一个简洁的理论框架内。而无论是家乐福、宜家、维珍,还是即将涉足MVNO的迪斯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品牌优势。他们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内的行业话语权,为引入MVNO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坚实的客户基础。在MVNO的经营中,利用甚至改善品牌所在行业的顾客体验是一个必然过程,它对顾客体验有一个明显的互补性特点。相对于单纯提供电信产品和服务的基础营运商,MVNO表现出超越同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为MVNO在寡头垄断的条件下切入电信市场(或者说创造一个衍生市场)提供了现实的切入点。虽然市场的主题仍然是竞争,但从MVNO角度出发的竞争是一种双赢结局的合作式竞争:既有利于合作双方,也有利于终端顾客。

在维珍移动的案例中,除了布兰森出色的经营手段以外, MVNO模式对知名品牌的多元化成长所独有的应用优势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MVNO的服务商与原来的营运商相比,需要付出相对高昂的市场进入成本;但MVNO对服务商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其品牌的知名度,其次是针对细分客户群的聚合能力和长期粘性。

 

到目前为止,中国并没有形成立足于本土的研究市场竞争秩序和产业行业组织结构的理念和模式,很多原理、方法都来源于对西方市场结构的经验研究。那么针对通信行业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寡头垄断格局,是否能够借鉴MVNO的模式,把区域市场和局限行业的竞争问题放在经济全球化和合作可能的背景下进行尝试,形成突破桎梏的新的竞争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桎梏中的蹊径:移动通信的虚拟视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