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待不求”
(2010-08-06 07:32:20)
标签:
杂谈文化健康梦想探索育儿/亲子 |
分类: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
在网路方兴未艾之时,我却经由网路,在虚拟世界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有了再次婚姻。这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是我。
我珍惜这个机会,再三提醒自己:在前一次婚姻里扮演过差劲的丈夫与父亲之后,这次不要重蹈覆辙。
我先把晚上的应酬戒掉了(更别提饮酒作乐)。再把周末时间都拨给家庭,成了「微型人生」的相信者与实践者。
「微型人生」是相对于「线型人生」而来的。
常见的「线型人生」,把人生按年龄画成一条横线,少年、青年、中年,各有各阶段的工作与生活目标。最后以退休及老年阶段的休闲,为整个人生的完成。
「线型人生」的规划,看来很理性。但是有其不可预测之处。你要先打拚再照顾家庭,但是等你打拚好了,家人不在了,或不理你了呢?你要先赚足了钱再周游世界,但是赚钱伤了你的身体根本动弹不了呢?总之,人生无常。你可以有「线型人生」的规划,但是到了某个阶段,当时主客观条件是否当真能配合得了你希望的事情成真,谁也说不准。
「微型人生」,则不然。人生的完成,不必以七、八十年来进行。辛勤工作、陪伴家人、自我进修、休闲旅游、服务公众,这许多不同的生活面貌,可以用一年,或是一季,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一天时间的分配来完成。换句话说,你可以设定自己的「微型人生」是一年版,一季版,一个月版,一星期版,还是一天版(如果你设定为七、八十年版,那当然就等同于「线型人生」了)。
「线型人生」,把人生的各个面向,按年龄的进展设定为不同阶段的重点目标,把人生整个走完,才把所有面向的目标都接触一遍。
「微型人生」,把人生的各个面向,集中在自己设定的时间内都探索一遍。如果你过的是一年版的「微型人生」,那就每年完成一次人生。如果是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一天版的「微型人生」,那就每个月、每个星期、每天完成一次人生。
我原来只是在过自己的「微型人生」,但并没有这个说法。后来有次访问郑松茂的时候,听他说起同样的主张,并且他还为之提出了「微型人生」的名称,以后就很同意地拿来引用了。
选择「微型人生」,说容易很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对我这个本来是牡羊座个性,年龄又在四十来岁的人而言,最难的,则是要看开对事业的冲刺。
四十来岁,在「线型人生」来说,正处于要全力发展事业和财富的阶段。我在这个阶段,却要改采「微型人生」的生活,克制住这些动力,实在并不容易。虽然,我已经给自己套上了三条绳索,但如果不是有第四条绳索的话,能不能套得住还真难说。
这第四条绳索,叫作「宁待不求」。主要是由我的佛法信仰,尤其是《金刚经》所形成。
我珍惜这个机会,再三提醒自己:在前一次婚姻里扮演过差劲的丈夫与父亲之后,这次不要重蹈覆辙。
我先把晚上的应酬戒掉了(更别提饮酒作乐)。再把周末时间都拨给家庭,成了「微型人生」的相信者与实践者。
「微型人生」是相对于「线型人生」而来的。
常见的「线型人生」,把人生按年龄画成一条横线,少年、青年、中年,各有各阶段的工作与生活目标。最后以退休及老年阶段的休闲,为整个人生的完成。
「线型人生」的规划,看来很理性。但是有其不可预测之处。你要先打拚再照顾家庭,但是等你打拚好了,家人不在了,或不理你了呢?你要先赚足了钱再周游世界,但是赚钱伤了你的身体根本动弹不了呢?总之,人生无常。你可以有「线型人生」的规划,但是到了某个阶段,当时主客观条件是否当真能配合得了你希望的事情成真,谁也说不准。
「微型人生」,则不然。人生的完成,不必以七、八十年来进行。辛勤工作、陪伴家人、自我进修、休闲旅游、服务公众,这许多不同的生活面貌,可以用一年,或是一季,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一天时间的分配来完成。换句话说,你可以设定自己的「微型人生」是一年版,一季版,一个月版,一星期版,还是一天版(如果你设定为七、八十年版,那当然就等同于「线型人生」了)。
「线型人生」,把人生的各个面向,按年龄的进展设定为不同阶段的重点目标,把人生整个走完,才把所有面向的目标都接触一遍。
「微型人生」,把人生的各个面向,集中在自己设定的时间内都探索一遍。如果你过的是一年版的「微型人生」,那就每年完成一次人生。如果是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一天版的「微型人生」,那就每个月、每个星期、每天完成一次人生。
我原来只是在过自己的「微型人生」,但并没有这个说法。后来有次访问郑松茂的时候,听他说起同样的主张,并且他还为之提出了「微型人生」的名称,以后就很同意地拿来引用了。
选择「微型人生」,说容易很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对我这个本来是牡羊座个性,年龄又在四十来岁的人而言,最难的,则是要看开对事业的冲刺。
四十来岁,在「线型人生」来说,正处于要全力发展事业和财富的阶段。我在这个阶段,却要改采「微型人生」的生活,克制住这些动力,实在并不容易。虽然,我已经给自己套上了三条绳索,但如果不是有第四条绳索的话,能不能套得住还真难说。
这第四条绳索,叫作「宁待不求」。主要是由我的佛法信仰,尤其是《金刚经》所形成。
前一篇:今天清理打掃博客,並介紹我的微博
后一篇:禍福相倚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