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一些老师

(2006-11-30 12:10:36)
分类: 韩国故事
  中学六年,我幸运地在两门功课上打了些基础。
  一门是英文,这要感谢陈维云和赵崇超老师。陈老师在发音,赵老师在文法上给我们的训练,日后受益良多。
  再一门是数学,这要感谢李善玲、王兆忠和赵崇龙老师。他们带领我进入了代数和三角的世界。
  数学里,我特别喜欢三角几何。sin, cos, tan, cot……这个角和那个角,这个边和那个边的对称,对我而言与其说是数学题目,不如说更像是在侦探小说。找出一个个距离遥远,又错综复杂的点、线、角、面的大于、小于、等于的关系,像是在摸索一个个命案现场的线索。
  韩国的冬天干冷,有太阳的地方则十分暖和。冬天的下午,晒着太阳做三角几何,是我回忆中其乐无比的享受。
  教三角的王兆忠老师,考试题目经常是五题,一题二十分。他看我可以轻易拿到满分,后来总会留一道特别难解的题目,专门当作掂掂我斤两的一个角落。而我面对那一道看来各种边、角关系特别复杂的题目时,也就分外精神抖擞,非要破解成功不可。
  王老师爱流汗,我记得他发下我又拿到一百分的考卷时,一面掏手帕擦汗,一面嘴角带着点笑意的神情。
  不过,化学没学好。那位老师一表人才,可是从第一堂课拿着根粉笔告诉我们「一个莫耳等于六乘以十的二十三次方个分子」开始,半个学期下来,还是在重复同样的一句话。同学发动要罢免这个老师,没能成功,但是化学课从此就丢在脑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