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消除压力

(2006-10-22 16:57:50)
分类: 成为决策者的时候
  除了如何兼顾工作与家庭这个课题之外,工作的人,另一个最大的课题就是如何消除压力。
  《六祖坛经》里,提到通往觉悟的两个途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一个。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另一个。
  如何消除压力,大约也有这么两条路。
  一条,是努力使用一些方法来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堕入压力的深渊。
  另一条,则是直接融入压力,将自己与压力合而为一,因此就没有压力可言。
  先说怎样走第二条路,再来谈第一条路。
  走第二条路,将自己与压力合而为一,说来很容易,但也很不容易。取决于一个前提。你要真心热爱你的工作,甚至,你要相信自己这一生就是为这个工作而来。这个时候,你就没有成败的计较,甚至,你会发现,所有的压力,都是为了成就你而来。这个时候,压力就不是压力了。不是压力的压力,还有什么压力可言?
  但是,也许,你并没那么热爱你的工作,你也并没发现这一生就是为了这个工作而来。那就可以走第一条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努力设法消除压力。
  消除压力,有两件最重要的事:不生别人的气,不生自己的气。
  不生别人的气,就是不因为别人对你的任何言语、举动而动摇自己工作的脚步。不论别人是有意地破坏你、侮辱你,还是无意中搞砸你,都与你无关。那是别人愚蠢的行为,你犯不着为别人愚蠢的行为生气。为别人愚蠢的行为生气,就是拿别人愚蠢的行为来惩罚自己。没有道理。
  不生自己的气,就是不因为自己错失过任何机会而懊恼。
  我们再来看看二○○六年世界杯决赛,齐达内犯下那一头锤致命的错误。
  一百二十分钟的比赛里,最后那十分钟(不只是这场冠军战的最后十分钟,也是他十八年足球生涯的最后十分钟),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位一向球风、人品风靡全球足球球迷的大师,犯下一个那么愚蠢的错误?
  马特拉齐在和他拉扯之后,到底对他说了什么话,使得齐达内非得要在走开现场后,又回头一头把对方撞倒在地?
  齐达内后来出面说明过程:因为马特拉齐一而再地用言辞侮辱了他的妈妈与姊姊,因而他再也忍受不下,犯下了大错。
  我不满意齐达内的说明。就一个看球的观众而言,我觉得答案可能在另一个画面里。
  在延长赛上半场快结束时,齐达内接获队友一个妙传,在意大利门前顶球,眼看着就要进球的时刻,球却被意大利门将布冯给贴着门楣拨了出去。一般来说,差一点就进球而没进的球员,典型的表情是双手捂头,无语问天,或无奈,或惋惜,或沮丧。然而,电视上我看到齐达内错过那一球之后的表情却是极为愤怒,大声嘶吼。齐达内没有表露出无奈、惋惜、沮丧,反而是愤怒,这是可以理解的。那一球他如果顶了进去,不只法国队可以拿下金杯,齐达内还可以继一九九八年的神奇表演后,成为这场比赛包办法国队两颗进球的头号功臣,顺利为自己十八年的征战划下完美句点。更何况,还有机会将取代普拉蒂尼,成为法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布冯把那一球挡了出去而化为泡影。
  看着那一球被挡了出去的齐达内,表情不是惋惜的无语问天或垂头丧气,而是愤怒地吼叫,情绪可想而知。
  会不会是这股波动的情绪没能平复,终于在几分钟后碰上另一个人的言语挑拨而爆发,铸下了大错?齐达内是不会说明的,这里面的情绪,是难以为外人道的。但,是可以想象的。
  而不论齐达内到底是因为生马特拉齐的气,还是因为生自己错过那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机会的气,其实都是消除压力的一个负面示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