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成为决策者的时候 |
在中级主管的位置上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主客观环境的变化,自然会出现一些更上层楼,成为高级主管,甚至最高主管的企图。
有这种上进心,当然是好事。但,且慢。
由基层干部升上中级主管,和中级主管升为高阶主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
不同的原因,在于职位的多寡。金字塔型的职阶,越是顶端,竞争越是激烈。在最激烈的竞争中,能力及努力固然重要,却不一定保证什么。
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有些认识上的准备,或调整。
在客观条件上,我们要认知其中有些偶然的因素。由基层干部升为中级主管时,努力与能力可以构成一种必然,但是在中级主管升为高阶主管时,其中却有很大的偶然。
任何事物发展到顶尖时,都有些难以言说的东西。职位上的竞争,当然也是如此。
因此,千万不要和你心目中的竞争者做比较。同样的资历,同样的能力,他可以雀屏中选,而你却没有机会,不要不服气,有些事情是讲不清楚的。
有晋升的企图是对的,但是,晋升不了,也绝不要气馁。
有句话,“时候未到”。可以勉强解释这种难以解释的原因。
在主观条件上,则必须仔细思考清楚:我们真的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吗?
很多人看到总经理、董事长等高阶主管的权位、待遇、光采,因而兴起有为者亦若是的念头。这样的思考逻辑,就足以让我们往一个企业位阶的顶峰去攀登吗?
我读过一篇权位起源的文章。在上古时代,初民本来都是平等的,后来因为某人展现一些特别的智慧、才能,可以帮大家解决一些问题,因此为了珍惜这个人的体能和才智,大家就一起供奉,让他在生活上先享受些特别的待遇。但是等这个人的待遇特殊到一定程度,大家对他的信赖也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就会自我膨胀,反而只看到其它人都不如己,认为大家理当被支使、控制。
尽管权位的现实已经演变如此,但是我非常认同上述的分析。
高阶主管的高阶待遇,只是事情的表面。我们必须体会高阶主管所要承担的高度责任。
同样的,任何成为高阶主管的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权位、待遇、光采,而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别人就非驴即马。别人期望于你的,是希望你有了这些权位、待遇、光采之后,能够尽心尽力,没有后顾之忧地工作,帮大家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不论私人企业,上市公司,甚或政府机关,任何机构莫不如此。
高阶主管责任的大小,其实可以做某种量化为下列的公式:
责任=(公司的营业额+公司的商誉)×公司的人数×(享受权位、待遇、光采的百分比)/公司职位排名
假设一家公司的年营业额是一亿,公司商誉价值毛估为五千万,有二十名工作同仁。
再假设这家公司位阶排名第一,自觉享受到90%权位与光采的高阶主管,名为A。这家公司位阶排名第三,自觉享受到30%权位与光采的高阶主管,名为B。那么,A的责任,就是二十七亿;B的责任,就是三亿。
A的责任=(1亿+5千万)×20×90%/1=27亿
B的责任=(1亿+5千万)×20×30%/3=3亿
所以,任何一个想要往高阶主管攀升的人,首先要问清自己:我真的准备好承担这么重的责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