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第一个工作,在基层 |
你是怎样开始你的第一个工作?
为了理想?为了生活?为了?
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卫浩世(Peter
Weidhaas),则是为了爱情而开始他的工作。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正值他年少轻狂的岁月。他一方面激烈地抗拒国家与家庭带给他的一切烙印,一方面疯狂地爱上一个丹麦的少女。为了追求这个对象,他一路跟随这个少女到了丹麦;为了定居在丹麦,他则进了一个行业,到印刷厂去当学徒。
他的爱情毕竟没有成功。但是他却由印刷厂的学徒而进入出版业,由出版业而进入了法兰克福书展公司,由派驻南美而再回到德国,终于接纳了自己的祖国。
他自己,则成为这个全世界最大书展的主席,跻身全世界出版业界最有权力的人物之一。
爱情带领他进入了一个行业。这个行业则带领他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救赎,与自我的实现。
读卫浩世的回忆录《愤怒书尘》,不由得回想起我自己的第一个工作。
一九七八年大学毕业后,正在为寻找第一个工作而伤脑筋时,却发现自己深爱的一个女孩子也在为同样的问题头痛。当时她已经有了婚嫁的对象,但男朋友却因为是侨生而先回了侨居地。她在为不确定的婚期,而需要有一个暂时的工作。
我和她是青梅竹马,本来就有份亲人的感情。于是解决她的难题就成了刺激我干脆寻求创业的原动力,东拼西凑地找了点钱和关系,和另两个朋友鼓勇开了一间贸易公司,做杂货出口。公司的中文名字叫“盖亚”(生意总要做到气盖亚洲吧),英文名字则在字典上查了一个接近的发音。我第一个工作就做了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公司的唯一职员,就聘用了那个女孩子(聘她的原因当然都和股东理直气壮地说明过)。
后来她终于出国,结婚了。我们的公司也在那前后倒掉了。但那段住在西门町,每天赶去士林二楼一个小办公室的日子,还可以和她聊聊天的日子,想起来就想起那年夏天的阳光。
公司倒掉之后,三个股东讨论了好久,为什么那么努力地发介绍信,却总是得不到回音的原因。几年后,等自己的英文程度好一些之后,多少找到了一点线索:“盖亚”公司的英文名字,我们取了一个“Gay
& Company”。
为了还那段时间欠的债,我流浪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后来,因缘际会,总算找到了一个比较务实的途径:做一家出版社的特约翻译。
于是,我进入了出版业。
能够为了爱情而开始第一个工作,并且因为这个工作的善后而进入一个自己终于深爱的行业,想起来,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