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马观花看资阳

(2010-09-26 11:03:27)
标签:

旅行/见闻

视觉/图片

分类: 贴图作品

    中秋前后去了一趟资阳,省作协组织的,资阳政府邀请的。是为了纪念资阳籍著名作家周克芹先生逝世20周年,当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资阳,宣传资阳。全国各地赶来的作家,加上四川本地的,共有25位,队伍挺壮观。5天时间里,把资阳和资阳下属的简阳,安岳,乐至都走到了。

    老实说,很累。累的原因之一是天公不作美,前三天热死人,36度高温,每天大汗淋漓,整个夏天我都没出过那么多汗;后两天又骤然降温,秋雨唰唰唰的,秋风冷飕飕的,道路泥泞难行。组织者原以为九月秋高气爽,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原因之二是活动安排得太满,每天一大早就收拾行李上车赶往下一处,没有午休,晚上也被安排了。当然,组织者接待者比我们更累,所以就不好抱怨了。

    但只要走出去,总是会有收获的。收获可以用几个没想到来概括。等静下来后,我再写文章吧。

    因为总是打着伞(前三天遮阳后两天挡雨),所以很难拍照。有时还得腾出手来挠痒,蚊子太厉害了,总之比较狼狈。先选一些图片贴出来,与大家分享资阳之行。虽然

走马观花,也还是对资阳有了基本的了解。

第一站,三岔湖。天气虽然闷热,却不晴朗,只能照出这样的效果。

湖很大,比西湖大三倍。是四川第二大湖(第一大湖是广元境内的白龙湖)

1993年三岔湖被载入《世界名湖录》。

走马观花看资阳

上岸时,正遇到打渔归来的一艘渔船,一网网硕大无比的鱼让我们大开眼界

多是鲶鱼和鲤鱼,估计每条都在十斤以上。


前往周克芹墓地。这里是真正的乡村。这条路还是因为有了周克芹的墓地才

修缮的。本来完全是泥泞小道。

去了那里才真切地感受到,周克芹当年在这里写作是多么不易。

在烈日下进行了简短的纪念活动。周克芹,1990年去世,年仅54岁。

他正是在这里写出了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

英年早逝,很可惜。

离开时,我们的车被陷,男作家们下车推车。折腾了近一个小时才脱身。

大家都说,一定是周克芹先生希望我们多待一会儿,多陪陪他。

走马观花看资阳
座谈会。阿来正在讲他与周克芹先生的交往。

我也认识周克芹先生,80年代末还去他家里约稿。那时他已调到省作协。

很朴实很本分的一个人。走马观花看资阳

秋天正是柑橘收获的季节,我们前往资阳的雁江区参观柑橘园。

我特别喜欢果园,果园在给农民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又美化了大地。
走马观花看资阳
和当地果农开座谈会。白衣服这位是柑橘协会会长,红衣服这位是柑橘

种植大户。年收入七八万。会议匆匆,还无法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

走马观花看资阳
下山时路过一所小学,正好下课。这个小丫头看到我们笑得那么开心。

要是窗户是新的,没有铁栅栏该多好。

然后我们去了安岳。参观万亩柠檬园。

我没想到安岳竟是全国最大的柠檬生产基地。全国百分之八十的柠檬出自这里。

以前我只知道安岳出红苕。真是孤陋寡闻。

让我感动和不安的是,当地果农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欢迎,特意在柠檬树上

作出了作家们的名字。(用刻好名字的纸包在柠檬外面,利用光合作用。)

我找到了送给我的果实,摘来十个带回来。

走马观花看资阳
安岳还有一大特色是石刻。有十万尊唐宋石刻,一点儿不亚于敦煌。

只是散布在各处,不像敦煌那么集中。我们去了比较著名的一处,毘庐洞。

走马观花看资阳

看这四个僧人,神态各异,好生动。

这是非常著名的紫竹观音。也叫水月观音。

北宋时期的作品,至今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走马观花看资阳
参观出来忽然看到一老人。年轻时一定是个美女。

所到之处,都是老人孩子居多,青壮年都外出了。

走马观花看资阳
到乐至。乐至的宣传口号是“元 帅故里”。

冒雨参观元帅故里——陈 毅旧居。

走马观花看资阳
院子很大,房子很多。一看就比毛 泽 东家、刘 伯 承家、朱 德家,罗 荣 桓家

还有贺 龙家(这几家俺都去看过)富裕多了。


陈 毅家门前的荷塘,好大一片,该挖藕了。

走马观花看资阳
乐至还有著名的报国寺,报国寺里有一景:千年古树怀抱千年佛龛

据说至今还没考证清楚是先有树还是先有佛龛。

我那天下午实在太累了没有去,贴一张网上图片作弥补。

资阳的植被很好,森林覆盖率33%。每每从山顶拍下去都是绿色。感觉很舒服。

总的感受,资阳很富裕,也很有活力。它的旅游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都丰富。

生猪、山羊、水产、蚕桑和柠檬的产量都排在全省前面。一定会有大发展的。

衷心祝福资阳人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