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电脑生涯(38):MS-2401

(2012-01-06 08:28:42)
标签:

四通打字机

输入法

磁盘管理

分类: 回忆四通

MS-2400是第一代产品,虽然我努力想实现WordStar的所有功能,但毕竟开发时间太短,很多功能都未能做进去,而且该机的液晶屏太小,编辑起来不方便。此外,该机用盒式录音机做外存储器,使用也很麻烦,基本上只是个摆设。当时,用PC机实现的中文系统里已经有仿、宋、楷、黑四种字体,而我们的打字机只有一种字体。总之,从门市部反馈回来很多顾客的意见和建议,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市场信息。

 

另外,因为我是第一次开发单机型的电脑类产品,也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例如,我设计的MS-2400打字机键盘不符合英文打字机键盘的规范。当该产品刚开始销售时,就有一位专家给我打电话,说老兄,你的键盘设计犯了一个错误,熟练的英文打字员肯定会感到不习惯。我再仔细观察英文打字机和电脑的键盘,才发现了问题。原来,当时我设计的时候,画了一个图,理所当然地认为,键盘上这几排按键,好像砌砖那样错开来就行了。所以,下面一排键帽的中心线对准上面两个键的分隔线。我就这样很工整地画了键盘的图纸,日本人也就这样照做了。现在再一看,原来第一二排和第三四排的确是如我设计的那样,但是第二和第三排却不是这样的,而是偏到了一边,在1/3处。

 

下图:电脑键盘示意图(注意:键帽5的中间对着R和T的中间,但是却不是对着F的中间。)我的电脑生涯(38):MS-2401

 

露怯了!这是相当低级的一个错误,我立刻报告给公司领导。我们商量后认为,一般人不是专家,是不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现在改要花费改造费用,不如将错就错随它去,等下一代产品出来再改正。不过我也纳闷,ALPS公司生产的键盘不是占全球的16%吗?他们怎么也没发现这个问题?当然,因为我是总设计师,怨不得人家。后来事实证明,这个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得还不错,这要归功于沈维公和谌受于这些出色的销售人员,没有用户因为这个键盘的设计缺陷而要求退货的。

 

第一代打字机的推出,极大地鼓舞了公司的士气,于是,公司立刻决策,让我带领队伍开发MS-2401。

 

由于王玉钤向总经理提出要求去做另一项工作,所以退出了开发组。新的开发小组增加了几个人,除了我和孙强以外,主要的开发人员还有裘钢、王东方。裘钢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502所的博士生,自从他给我们提供了1570打印机的绘图仪软件后,我和他就常常接触,他对四通很向往,表示愿意加盟,于是我让他取代王玉钤做打印驱动部分的软件。

 

2400由于没有方便的外存,所以文章的长度不能超过内存的容量,当时可以用来储存文章的内存大约有32K字节,这样也就只能容纳一千多汉字,实在是太小了。

 

而2401打印机增加了软盘驱动器,所以我决定不限制文章的长度。但是机器的内存还是很有限,当时内存很贵,增加内存就增加机器的成本,所以我考虑在进行编辑的时候,暂时用不到的内容就放入软盘中,例如编辑到文章的后面时,前面的部分就放到软盘里,操作者突然又要编辑前面的内容时,就把后面的内容存入软盘里,总之,在内存中的文章内容不能超过限度。我的这个做法,实际上就是把软盘的空间和内存空间联系起来一起管理,把软盘看做是虚拟内存。当我把这种想法告诉岛津先生时,他警告我说,日本市场上所有的文字处理机都没有这样做的,这是很难的。岛津先生的警告不是没有道理的,后来我在该问题上花费了很多精力才算解决。

 

当时我还没听过虚拟内存的说法,所以我把这种处理方法称为磁盘滚入滚出处理,并且安排王东方专门负责磁盘I/O调用的软件。 

 

2401的开发采用了2400同样的方式,先在PC机上模拟,最后到日本调试时再下载移植到打字机里。

 

裘和王两人都是很优秀的开发人员,所以开发工作基本顺利。王东方极为聪明,但是干活不勤奋,很多次我去检查工作,都看到他在看小说,一看到我去,就把小说藏到键盘下面。尽管如此,他的工作效率很高。

 

2401增加了液晶屏的面积,2400只能显示2行每行10个汉字,2401可以显示5行每行40个汉字。当时PC机普遍还在采用5英寸的软盘驱动器,3.5英寸的软盘驱动器刚刚问世,而我就决定要采用这种小驱动器,虽然当时有点超前,事后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另外,新机型采用了仿宋楷黑四种汉字字体。这要归功于王安时,他坚持要把四种字体都做进去,这是他对市场需求极为敏感的把握。容纳四种字体的字库,需要烧制很大容量的Mask ROM,生产前期的投入比较大,因此要承担足够的风险。后来的销售事实证明,这个决策非常英明,市场上其它品牌的机器,都没这个特点,这成为四通打字机的一大亮点。

 

既然要推出新机型,必须要有几个亮点,除了字库外,2401计划采用带背景光的液晶屏新技术,但我到日本看了样机,觉得有背景光的效果还不如没有,我给万总打电话汇报了这个情况,要求不用背景光。万总坚持要用新技术,于是我和他争执了起来。我说,在ALPS公司这里我亲眼看到了实物,你又没看到,应该相信我的判断。万总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就看着办吧。于是我通知ALPS放弃采用背景光,ALPS设计液晶屏的工程师都很懊丧,但也没办法。

 

2400推出成功之后,国内有很多搞汉字输入法的人找到我,要求把他们的输入法装到四通打字机中。2400的拼音输入法是我做的,其实,我也对进一步改进我的输入法很有兴趣,可是我实在太忙了,没有精力顾及这件事。这时刘为民找到我,他说,你开发打字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何必其中每件事都亲历亲为呢?在他的说服之下,我同意在2401中采用他的拼音输入法。从这件事情开始,我慢慢地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某个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应该学会发挥别人的作用。刘为民后来在拼音输入法方面做得很出色。

 

还是和2400时的做法一样,除了拼音输入法是基本配置外,其它的输入法都作为选购件,需要的用户另外加钱。我经过研究,又在笔形码输入法中选择了一些我认为优秀的加入到打字机中作为选购件。我的想法是,公司在宣传上不对输入法做评价,让用户自己去挑选和评价,优胜劣汰。

 

但是,后来的事实说明,这样做未必是输入法本身的优胜劣汰。王永民自己投资在全国培训四通打字机的操作员,因此在四通多数的分公司中,做演示的小姐只会五笔字型,尽管销售资料上写着由顾客自选输入法,但是销售小姐都向顾客推荐五笔字型,所以大多数顾客就买了五笔字型了。而其他多数输入法作者,都是个人研发,没有推广能力,四通也没积极去推,自然就无人问津了。这说明,最后确实有人胜出了,但是并不见得是输入法最好,而是市场推广做的最成功。

 

为了使我能专心投入2401的开发工作,万总选择了段永基来配合我工作,段原来是学航空材料专业的,在航空部的612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是1985年来四通的,他来的时候带来了粉末冶金等项目,带领一个小组搞开发,但是搞了一年多就下马了。当时王安时对我说,科学院前党委书记张劲夫说过,要有人为科学家提皮鞋,段永基就是为你提皮鞋的,各种杂事你都可以交给他办。的确,段的工作能力很强,凡是与开发有关的非技术问题,我都交给他去办,他总是完成得很好,工作落在实处,而且他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他很任劳任怨,很少看到他提个人条件,当时我们合作得很好很愉快。

 

到1987年5月16日公司成立3周年的时候,在友谊宾馆召开的庆祝会上,我宣布MS-2401正式推出,应邀出席会议的嘉宾有当时的国家安全部部长贾春旺、社科院副院长于光远等。

 

MS-2401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它解决了2400的所有问题,并且基本上实现了WordStar的所有功能,里面还有我和同事们的很多创新。岛津先生在一次和我的谈话中说,我们日本人可以把产品做得很好,但是我们没有创造性,你们中国人有创造性。三井的评价是,2401的技术即使在日本的同类产品中,也是属于先进的。

 

下图:MS-2401

我的电脑生涯(38):MS-2401

 

(预告:下一节讲2401推出之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