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电脑生涯(21):国际会议

(2011-12-10 14:04:29)
标签:

中文信息处理

国际会议

计算所

it

分类: 电脑与智能手机

正在为这台DATAMAX微机开发汉字系统的时候,从《计算机世界》报上看到要召开由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的消息,我自认为自己所搞的这个汉字系统还是很有特色的,于是我就写了一篇题为《微计算机采用汉字时实现中西文兼容的一种方案》的论文,向这届国际会议报名。

 

下图:当时参加国际会议的论文我的电脑生涯(21):国际会议
不久,我收到了会务组的通知,我的论文被这届国际研讨会采用了,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员董韫美在论文审查表上做了推荐的评语。

 

下图:董韫美的评语

 

我的电脑生涯(21):国际会议

于是,1983年10月,我带着用自己汉字系统打印的论文去武汉参加了这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并宣读了论文。当我在报告中举例说用dBASE II处理中文时,有很多与会者还不听说过dBASE II这个软件呢。

 

这次参加国际会议,我们冶金部自动化所里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支持的,例如所科研处在单位大院布告栏上贴出红色的大字祝贺信,祝贺我成为我所第一位获得资格参加国际会议的科研人员。但是所里也有人认为,我们单位是搞冶金自动化项目的,搞电脑中文处理,属于不务正业。

 

这次到武汉开会,对于我来说是故地重游,所以很有感触。76-78年我曾经在武钢呆了三年,这也是我个人计算机技术提高非常快的三年。

 

这次来到此地开会,我和计算机世界报的一位记者李晴山被会务组安排住在同一个房间,会议几天都在一起吃住,于是成了朋友。回到北京后,还不时有来往。最有趣的是,2005年,我买了房子搬进新居的时候,竟然发现他也买了这个小区的房子,而且就住在和我同一个楼同一个单元的楼上!所以我对其他邻居说,本小区里还有我在1983年就认识的朋友,这就叫缘分,哈哈我的电脑生涯(21):国际会议

 

这届会议,使我认识了很多搞中文处理的人。会议是分专题讨论的,我所在的专题是系统组,主持会议的是中科院计算所的侯业勤。我记得,和我同小组的还有计算所的王建新。搞中文处理,当时最最热闹的是汉字输入法这个议题,各种输入法的发明人聚在一起,彼此不服气,都说自己的输入法好。我在这次会议上,认识了几位搞输入法有点成绩的人,例如笔型输入法的作者李金凯、王永民等。

 

参加会议,也不都是来做中文信息处理研讨的,坐在我前面的椅子上的一位女孩,看样子才20岁,非常漂亮,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很迷人。我觉得很奇怪,她难道也是来发表论文的?后来才知道,她是外经贸部计算中心派来听会的,名叫徐蓉,只有中专水平,任务是把会议资料带回去。她听这样的学术报告肯定觉得很枯燥,所以开了两天会之后,她向我提议,不如逃会出去外面游玩。

 

有美女提议,我立即响应,于是我们约了几个人一起出去玩,其中有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局的杭承仁、我同屋的李晴山,以及和徐蓉同屋的女孩郑爱华。我们在外玩了一天,逛了东湖公园,也逛了商店。杭承仁诗兴大发,沿途不断作诗,可惜当时没带相机,没把那时的开心状态留影下来。回到北京之后,我和老杭、小李以及两位美女都继续保持接触,不久后发现,老杭的女儿是著名歌唱家杭天琪。而后来我加入四通在其中主管开发工作之后,郑爱华的老公被我招聘到公司做技术开发,而徐蓉则后来去了美国纽约定居,不时会打国际长途来问候一下我们,这是后话。

 

下图:2010年8月徐蓉来我家做客在我的书房上网我的电脑生涯(21):国际会议

 

下图:左为徐蓉的女儿,看到她就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徐蓉,哈哈。
我的电脑生涯(21):国际会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