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初中生活

(2009-09-01 10:41:38)
标签:

杂谈

分类: 往事回忆

1951年从岭南大学附小毕业之后,我就升到了岭南大学附中,次年,该附中与中山大学附中、华南联合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合并成为华南师院附中,新的校址就在广州文明路的中山大学校园内,于是我就从走读改为住校,每周周末才能回家。

 

住校那年,我才11岁,这样小就要离开家住在学生宿舍,当然有很多困难。

 

首先,吃就是一个问题。平时我在家吃饭吃得很慢,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父母就因为我老不好好吃饭而伤透了脑筋。每到吃饭的时候,我就不想吃,身体也很消瘦,有人说,只要饿了必然就吃了,但是我不是这样,即使让我受饿,我还是不吃饭。有人说,吃燕窝能增进食欲,于是我母亲花很多钱,从东南亚给我买来燕窝,然后用镊子一点一点把燕窝中的鸟毛夹出来,洗干净加糖喂我吃,但是也不管用。有人说,要经常换花样我就吃了,于是母亲每顿饭都换口味……。住校之后,吃饭时同学们分成很多桌,每桌上几个菜,米饭则是随便盛,结果一开饭,吃得快的同学很快就把桌上的菜吃光了,我吃得慢,往往就还没有吃几口,菜已经没有了。家里知道这种情况,当然很心疼我,于是每周回学校的时候,就会把一些好吃的点心和糖果之类的装在一个饼干盒子里,让我带到学校去,这些点心够我吃一个星期的。这些东西我都不敢公开吃,常常晚上熄灯之后自己一个人躲在蚊帐里面吃。但是,时间长了,还是被同学发现了,这样一来,没有一两天,这盒点心就会被同学偷吃光,与其让别人偷吃掉,不如自己吃掉,所以后来周一这天我就把带来的小吃一次吃光,哈哈。

 

其次,洗衣服也是问题,不会洗衣服,于是每周都是回家的时候带一大堆脏衣服回去,周一再带干净的回来。

 

记得那时在学校外面的马路上,一到了晚上,就有很多小贩在卖煮牛杂,每个小摊上点一盏乙炔灯,牛杂汤在锅里沸腾着,我们就站在小摊旁边吃,味道非常好。

 

虽然住校有很多困难,但是也锻炼了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现在看到有的大学新生,还要父母送到学校,那比我差远了,哈哈。

 

还在昆明的时候,我妈妈有位女友叫苏晓钟,她很喜欢我,于是就认了她当干妈,那时她还是单身,后来她和一位叫周泽华的工程师结婚了,于是周泽华就成了我的干爹,我们家到了广州的时候,他们也搬到了广州,周泽华当了华南工学院的教授,家就住在文明路我中学所在的大院内,于是,他们家也是我常去的地方,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叫周岱眉,当时只有3岁,现在已经定居美国旧金山,照这样算起来,今年也应该快60了。

 

我有位数学老师,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他姓冯,好像胳膊有点问题,他在黑板写字的时候,左手右手都能写,所以用哪只手就看他站在黑板的哪侧了。我上课的时候,经常思想开小差,其实就是常常胡思乱想,不能集中精神听课。冯老师就经常在课堂上提问我,所以只要上他的课,我就会比较注意,因为他老是提问,这样一来,我的数学就变成了我学得最好的一门功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