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地震的回忆

(2006-12-27 20:39:09)
分类: 往事回忆
刚看到一篇博文,谈到地震,使我回忆起我经历过的地震。

1966年3月,我得了鼻窦炎,鼻子里面臭臭的,到位于北京府右街的北医医院看病,大夫说要进行穿刺,大夫给我解释,要掀开我的上唇,用一根针从那里刺入我的鼻腔,向内注入药水冲洗我的鼻腔。大夫先给我打了麻药,然后让我在外面的椅子上等候20分钟之后再做穿刺。

我在等了约10分钟之后,突然感到椅子摇晃起来,接着觉得背后的墙和整个房子好像也都在摇晃,我心里想,这个麻药够厉害的啊……。摇了一会儿就停止了,周围的人说可能是地震,我这才知道不是麻药的原因。过一会,我还是做了穿刺手术,没几天鼻窦炎就好了。后来得知,这次地震的震中是在河北的邢台。

1976年7月28日凌晨大概3点多,我才只有两岁的女儿突然在睡梦中大叫一声,把我和夫人吵醒,我们正感到有点异常,但是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忽然房子剧烈地摇晃起来,我立刻喊了一声:地震了!我抱起女儿就往室外跑,我夫人也跟了出去,一瞬间,院子里面都是人了。大家都还顾不上穿外衣,因为是夏天,也不冷。那时候,我住在西直门内东冠英胡同25号的四合院内,我在前院的东房。大家在院子里面议论起来,说不知道是哪里发生地震了。过了一会,看到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了,我们正想回房间继续睡觉,这时,邻居有到院子外面去了解情况的回来说,我们的胡同和附近的胡同都有房子倒塌了。经他这样一说,我们又害怕起来,不敢轻易回到屋里,于是只好在院子里面继续聊天。过了不到一个小时,也就早上4点多吧,跟我学手风琴的学生周健,骑车赶到我家来,看看我是否安全,需要什么帮助。其实我们家一点事情都没有,但是他的这个举动,使我至今不能忘记,在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还有人在惦记着,如果换到现在,可能只需要用手机问候一下就可以了,但是那时候别说手机了,连电话都没有,他家住在月坛,是地震一发生就立刻骑车过来的。

后来从新闻广播中得知是唐山发生7.8级地震了,随后几天内,一直有余震,大家都不敢进屋子里去,做饭都成了问题。我家的厨房是自己盖的简易厨房,上面就几根椽子,估计即使倒塌也砸不死人,因此我自告奋勇为我们前院的几家人做饭,要论做饭的技巧,我可能是最差的,但是论胆量,看来我比他们都强。

我们四合院的中院老刘的夫人是一个财务人员,从来不出差的,但是碰巧这几天去了唐山出差。地震发生后三天,她满身都是土,非常疲惫地回到了家,听她说,地震的时候她在二楼,房子塌了,二楼变成了一楼,她就从窗户里面逃了出来,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子,到处都是死人,她是步行回北京的,走了近三天时间,根本没有车。我们都说她的命大,不幸中的万幸,不幸是从来不出差,只出差一次就这样倒霉,万幸是活着回到了家。

地震期间老不回屋里睡觉也不是办法,尽管是夏天,但是那几天还下雨,非常不方便。考虑到我爸爸在北大燕南园60号的房子可能比我们的四合院的平房会坚固些,我决定带我夫人和两岁的女儿回北大去住。按我的观点,在燕南园的房子里面应该比较安全了,但是,回到北大之后,才知道学校已经派人在我父亲家前面的花园里搭建了一个地震棚,四周是铁管绑起来的架子,上面是塑料布,把家里的床都搬了出来,大家晚上就睡在塑料大棚里面,有点像露营。不过,晚上蚊子很多。看来,所有的人都不能在家里睡了,于是我们也只好在大棚里面住下了。

其实,现在看来,那时候全国都处在恐慌之中,不管哪个省,都有消息说要地震,搞得人心惶惶。在北大燕南园住了几个月,生活上的困难没有什么,倒是住出了问题来:我从1969年结婚起,就一直和夫人住在东冠英胡同,和我父母是分开过的,周日偶尔回来看看,婆媳关系表面上没有问题。这次是搬回来一起生活,头几天还好,接下来日子久了婆媳关系就紧张起来,她俩互相都挑对方的毛病,我处在中间很难做人。从那时候起我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的婆媳矛盾是永恒的矛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