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往事回忆 |
我1969年结婚,婚后自己的小家很温馨,但是到了冬天,没有暖气,要生炉子取暖。快入冬,先要去买那种铁皮烟筒,然后自己装烟筒,装炉子。预先到邻近胡同的煤厂去买好一个冬天用的蜂窝煤,送煤工蹬三轮来,把煤背到我家的窗根下码放整齐。
生炉子取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点火,要先拿一张报纸塞在炉膛里面,报纸要揉皱,上面放一块引火的草炭,在草炭上面再放蜂窝煤块。然后用火柴在下面点着报纸,报纸快烧完的时候引着草炭,草炭再引着煤,这样一步一步把炉子点着。这个过程烟雾很大,往往弄得满屋都是浓烟。
点火不是很难,所以学会并不难。难的是,炉子生着之后保持它不灭,还要达到取暖的目的。
那时候我在北京丰台北大地的工厂里面上班,每天早上7点开始工作,所以6点不到就要出门,冬天天冷,在炉子不灭的情况下,早上起床的时候室内温度是5度,在这样凉的温度下从热被窝里面爬出来是要有点决心的。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炉子,因为一会就要出门了,出门之后家里就没有人了。所以白天一整天炉子是要处于“封炉”状态。下午大概6点多我和夫人才能回到家,就是说,炉子要从早上6点到下午6点多维持燃烧而不灭。但是炉子里面的蜂窝煤经过一夜的燃烧,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因此早上必须添加新的煤块。但是早上的时间很短,如果新煤没有着起来,可能在白天就会熄灭,如果着过分了,那么等到回家之后炉子也会因为煤烧完而熄灭。同样,晚上睡觉前也要把炉子封上,否则一夜下来,炉子就会由于煤烧完而熄灭。
因此,每天只有下班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可以让炉子烧旺一点,好把家里的温度提升上去。所以,每天从早上开始的顺序是:1)起床打开炉子,撤炉灰,把煤添上,15-20分钟后封炉子,2)下班回来,打开炉子撤灰,加煤,等新加的煤燃烧旺盛时,就大概到了晚上8点了,3)享受2小时稍微暖和的时刻,就要封炉睡觉了。这样,室内晚上最高的温度,也就在10-13度左右。
但是,事情不这样简单,炉子灭了的事情经常发生。例如,早上起来之后,炉子的情况可能不妙,虽然没有灭,但是要在20分钟内让它把新添的煤烧着再封火可就不一定能做到了。很可能到了上班该出门的时候,炉子还没有着上来,如果封火,就一定会封灭它的。
灭,无非两种情况:煤没有着起来就灭了,煤着过头而烧光了。前者,回家后房间是冷的,后者是暖和的。因此,在处理炉子的时候,显然应该宁可着过头而不要夭折。但是,如果着过头,还是要生炉子,老生炉子总不是个事儿。
由于每年都要过冬天,因此我下决心要学会烧炉子。怎么学?读书!读书果然管用。到图书馆找到相关的书阅读,很快就搞明白了。燃烧有三个要素:燃料、空气、温度,只要这三个要素满足了,燃烧就可以维持。例如,下班回来如果打开炉子,看到蜂窝煤的12个眼只有两个是亮的,这时候,三个要素里面温度就是主要的要素了,如果这时候打开下面的炉门,冷空气一进去,温度保持不住,就肯定灭了。因此只能略微把炉门打开一点小缝,在保持温度的情况下让它慢慢着起来。读了书,才明白炉子里面的炉瓦是为保持温度的。如果没有炉瓦,直接就是铁皮,炉子旺的时候没事,但是散热太快的话,炉子在不旺的时候就很容易灭。
自从明白了道理,我经过几次试验和摸索,很快就掌握了管理炉子的诀窍。到后来,我管理炉子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可以做到一个冬天下来,炉子只灭几次而已。
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再生炉子了,我家现在冬天的室温通常都在22度左右,在家里一点都不冷。小外孙早上起来,把完屎尿之后,可以光着屁股在床上玩一会再穿衣服。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能够体会我们当初的艰辛呢?
生炉子取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点火,要先拿一张报纸塞在炉膛里面,报纸要揉皱,上面放一块引火的草炭,在草炭上面再放蜂窝煤块。然后用火柴在下面点着报纸,报纸快烧完的时候引着草炭,草炭再引着煤,这样一步一步把炉子点着。这个过程烟雾很大,往往弄得满屋都是浓烟。
点火不是很难,所以学会并不难。难的是,炉子生着之后保持它不灭,还要达到取暖的目的。
那时候我在北京丰台北大地的工厂里面上班,每天早上7点开始工作,所以6点不到就要出门,冬天天冷,在炉子不灭的情况下,早上起床的时候室内温度是5度,在这样凉的温度下从热被窝里面爬出来是要有点决心的。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炉子,因为一会就要出门了,出门之后家里就没有人了。所以白天一整天炉子是要处于“封炉”状态。下午大概6点多我和夫人才能回到家,就是说,炉子要从早上6点到下午6点多维持燃烧而不灭。但是炉子里面的蜂窝煤经过一夜的燃烧,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因此早上必须添加新的煤块。但是早上的时间很短,如果新煤没有着起来,可能在白天就会熄灭,如果着过分了,那么等到回家之后炉子也会因为煤烧完而熄灭。同样,晚上睡觉前也要把炉子封上,否则一夜下来,炉子就会由于煤烧完而熄灭。
因此,每天只有下班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可以让炉子烧旺一点,好把家里的温度提升上去。所以,每天从早上开始的顺序是:1)起床打开炉子,撤炉灰,把煤添上,15-20分钟后封炉子,2)下班回来,打开炉子撤灰,加煤,等新加的煤燃烧旺盛时,就大概到了晚上8点了,3)享受2小时稍微暖和的时刻,就要封炉睡觉了。这样,室内晚上最高的温度,也就在10-13度左右。
但是,事情不这样简单,炉子灭了的事情经常发生。例如,早上起来之后,炉子的情况可能不妙,虽然没有灭,但是要在20分钟内让它把新添的煤烧着再封火可就不一定能做到了。很可能到了上班该出门的时候,炉子还没有着上来,如果封火,就一定会封灭它的。
灭,无非两种情况:煤没有着起来就灭了,煤着过头而烧光了。前者,回家后房间是冷的,后者是暖和的。因此,在处理炉子的时候,显然应该宁可着过头而不要夭折。但是,如果着过头,还是要生炉子,老生炉子总不是个事儿。
由于每年都要过冬天,因此我下决心要学会烧炉子。怎么学?读书!读书果然管用。到图书馆找到相关的书阅读,很快就搞明白了。燃烧有三个要素:燃料、空气、温度,只要这三个要素满足了,燃烧就可以维持。例如,下班回来如果打开炉子,看到蜂窝煤的12个眼只有两个是亮的,这时候,三个要素里面温度就是主要的要素了,如果这时候打开下面的炉门,冷空气一进去,温度保持不住,就肯定灭了。因此只能略微把炉门打开一点小缝,在保持温度的情况下让它慢慢着起来。读了书,才明白炉子里面的炉瓦是为保持温度的。如果没有炉瓦,直接就是铁皮,炉子旺的时候没事,但是散热太快的话,炉子在不旺的时候就很容易灭。
自从明白了道理,我经过几次试验和摸索,很快就掌握了管理炉子的诀窍。到后来,我管理炉子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可以做到一个冬天下来,炉子只灭几次而已。
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再生炉子了,我家现在冬天的室温通常都在22度左右,在家里一点都不冷。小外孙早上起来,把完屎尿之后,可以光着屁股在床上玩一会再穿衣服。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能够体会我们当初的艰辛呢?
前一篇:关于地震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