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宽容更可怕的是劣根性
(2011-08-16 22:28:03)
标签:
文化 |
今晚看完《看见》关于药家鑫案的采访,突又想起四个月前,自己的偶像熊培云先生曾就此案在凤凰专栏上发过一篇评论,但对于这篇评论中的某些观点我却不敢苟同,但对于那些向肆意向他扔砖头的人,我也有话要讲,熊培云先生的题目是“比死刑更可怕的是不宽容”我想说的是“比不宽容更可怕的是劣根性”
首先是他提出的死刑废除论,对于他的这个理论,个人认为他把人权和法权的矛盾性扩大了,把这两者分的太开了,认为死刑会极大程度上模糊民众对人权的视线,而我确更认同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面提到的人权是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的,而对于现代社会这个契约便是法律,因此死刑的执行便是对于这个契约的恪守,或许这样会对人权产生副作用,但是契约是人权的基础,如若根基不牢,便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这就好比享受是建立在付出之上,自由是建立在约束之上,看似矛盾 内在却是统一的,因此在这个类似于二律背反的命题之上,只好选择相对较好的选项。对于当下而言,只有把法律这个土壤培育好了以后,宽恕和和解的精神之花才不至于早早枯萎。
其次是他极力地反对社会暴戾之气,戾气一词本就属于中医学范畴,本人觉得社会之戾气就好比中医药材中的蝎毒素,足以致命却又可救死扶伤,对于抑制特权阶级的毒性蔓延则是一剂以毒攻毒的猛药,但是如果持有这一副药的医生缺乏医德而乱用药,则无疑会毒害社会运行的血脉。
而恰好这时一批猛灌死刑这味药的蹩脚医生出现了,对于熊培云的死刑废除论,他们集体扔砖头有的甚至是人身攻击,在他们高分贝的骂声中,事件的本质早已偷偷地跑出了法律之外,从头到尾,他们的反应早已不是针对于了死刑理性的思考,而是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呼喊,因此我想对那些扮演所谓正义化身的人说:莫将对强权的愤怒肆意挥洒在百姓之上, 莫借法律这个盾牌堂而皇之地泄公愤。在我看来这些人往往是将自己的嗜血的正义强驻在对弱者的残忍之上,而面对残忍的特权则又回归理性考虑起自己的得失来,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装出一副道德审判官的姿态,高举死刑的大旗,不知这面大旗是为社会飘扬还是在为自己做背景。试问如果是特权阶级该判死刑而落空时,你可否敢走向街头,面对呼之欲出的子弹 依然让手中的旗帜飘扬而不发抖呢。
不知为何,自古以来,中国百姓若要对愤恨之人报复,便将臭不可闻的大粪泼在其门庭之上,而那群死刑崇拜者对药家鑫批斗的前因后果,就好比一群人端着一桶大粪走到衙门前,但却迟迟不敢泼在衙门上,被衙门的狗吓退后,只好灰头土脸的走回去,正好遇到街上有一个小偷在偷东西,便毫不犹豫地将满桶大粪扣在他头上,并大声疾呼“抓小偷 打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