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2013-02-21 08:17:36)
标签:

澳大利亚

塔斯马尼亚

霍巴特

惠灵顿山

俯瞰

分类: 旅游回眸
http://i.imgur.com/gX611.jpg

 ▶此图片因为新浪改版的缘故,可以点击链接查看原图◀

1、惠灵顿山是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Hobart)市的制高点,此山亦被称为“南天第一峰”。这里冬季峰峦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大雪还会封山),是滑雪的好场所;夏天山中林海茫茫,瀑布飞泻,是登山活动的胜地。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2、和诸多名山相比,惠灵顿山海拔1270米的高度不值得一提,但它的奇特之处是山巅和山脚之间的温差极大!

第一位登上惠灵顿顶峰的是欧洲探险家巴斯,澳洲大陆与塔岛相隔的海峡后来被命名为巴斯海峡(Bass Strait)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3、临来之前,导游在电话中再三关照:“明天早上要登惠灵顿山,一定要多穿衣服,以防山上的严寒天气!”霍巴特位于塔斯马尼亚岛的最南端,再往南是南极,即便是处于夏季,寒冷的南极风吹过来也会让人瑟瑟发抖。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4、据说惠灵顿的盘山公路是经济萧条时期修建的,当初并没有考虑到登山旅游,所以一些地方的山路只是窄窄的一根道,未曾想,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完善,一不留神,成为当地的旅游名胜,俯视窗外山下的景色非常壮观。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5、汽车开到半山腰,已然能感受到丝丝的凉意,这就是南极吹来的阵阵寒风,在初夏的塔岛有点透心凉的爽!凌空望去,南极飘来的云朵裹挟着寒意急驶向北,甚为壮观,在太阳的照射下影印在山脚,犹如奔驰的野马……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6、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地开到山顶,周边的树木灌丛明显矮小许多,这或许和山上的寒冷气候抑制生长有关。半个小时即可开到山顶停车场,导游说山上景观随意欣赏,不设时间限制,只要你们能抵御得住寒冷即可!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7、观察了一下,从惠灵顿山脚一直开到山顶,除了根据大雪程度不同而设置的六道封山栏杆,一路没见收费的设施。导游说,当地的居民也会选择不同的方式登山,有徒步感受南极风的,有骑自行车下山享受极速飞驰……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8、果不其然,下车随即遭遇强烈的寒流侵袭,凉飕小雨掠过,我们赶紧披上雨披,御寒挡雨两相宜。好在这里还为游客修建了封闭式的观景亭,通过望远镜不仅可以看到整个塔岛,而且连南太平洋岛国新西兰也隐约可见。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9、观景台固然能御寒,但从那里俯瞰山下美景定会大打折扣的,于是踏上山顶栈道,站在凌空的观察台瞭望。人的视觉是一个超级广角镜,任何广角镜不能与此比拟。这就是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总没有欣赏实景来得壮观!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10、登高望远,山水环抱,人间天堂,尽收眼底。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11、时阴时阳,光阴流转,忽明忽暗,穿越时空。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12、一桥贯通,如履平地,两岸繁荣,常来常往。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13、云聚雨洒,七彩生活,暖阳凉雨,感慨人生。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14、云游阳闪,映射江湖,饱览美景,意犹未尽。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15、在山顶环视一圈,无奈山顶乌云滚滚,细雨点点,寒风飕飕,不能久留,最后只能打道回府,车到半山腰,导游让我们去接了一壶山上流淌下来的山泉水,景点管理很人性化,在山腰的泉水中接了一根水管,甘甜沁心!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16、惠灵顿山上还有供游客租赁的自行车,游客可以骑着自行车顺坡下山,享受极速下滑的快感,惊险刺激。

 

【澳洲见闻·登临南天第一峰·惠灵顿山】

 

17、导游说,他带的游客在山顶逗留没有破半个小时记录的,我们今天因为遇到小雨浓雾也没超过半个小时。

 

http://i.imgur.com/k1Lpx.jpg

 

18、山顶上寒风扑面,细雨朦胧,山腰间怪石嶙峋,乌云不散,山脚下已然是绿树成荫,暖阳和煦,非常神奇的气温骤变现象。墨尔本的天气多变,民间有“一天四季”之说,而威灵顿山也有类似的气温骤变现象,毫不夸张地说,可以用“半小时感受四季”来形容这种变化。导游说,这个比喻倒蛮新鲜,也很形象化。其实,说话间我的双手神经已经有些麻木了,也印证了南极寒风对这里的影响之大!这里还是很多国家南极科学考察的中转站。

 

相关博文:点击可查看 电脑人人有 原创【旅游回眸】系列博文 

 

http://s03.flagcounter.com/count/Tn9/bg=CCFFFF/txt=111963/border=CC1DCC/columns=7/maxflags=100/viewers=3/labels=1/pageviews=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