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笔记 |
人到晚年,最关心的是如何长寿。母亲在世时常说:心无挂碍,百病不生。
母亲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庄子.人间世》中说过的一句话:“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也就说:房间清空,光亮才能照进;内心清明,好事才会出现。
有人问:“为什么现在人得病越来越多了?”
我告诉他:“现在的人,总是想的太多,劳神伤心,一刻不得安宁,身体就支撑不住。”
又有人问:“那养生有什么秘方吗?”
我笑着说:”再简单不过了,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
深以为然,想的越多,思绪越乱;挂碍越多,越难平静。
活得通透的人,明白世上本无事,让人痛苦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自己的心念。真正的养生是养心;最好的修身是修心。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意思是:与身体健康相比,名利,财富,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与其忧心恐惧,不如学会放下,把心清空,给人生做减法。心无挂碍,才会远离疾病,百病不生。
人这一辈子,每个人都会面对病痛,或早或晚,或多或少。
疾病并不可怕,它是在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心安顿好了,身体就自然好了。
《黄帝内经》中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保持内心的安定,不恐惧,不担忧,不迷茫。从而心平气和,神情怡然。便会迎来好事,生活顺遂。
愿我们都能修好内在,不被外物所困,拥有健康的身体,顺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