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李树伟
生活中,总有不顺心的事或是不顺眼的人,越放在心上,烦恼就会越多。思虑太多,很容易陷入内耗而不自知。人的能量需要循环,所以该休息时就要休息,该放下时就要放下。
“北京胡同烤鸭店,烤鸭爆肚炸酱面。燕京八度豌豆糕,故宫你好下回见。”这是我的好友高嵩,在游览故宫博物院出来之后,饥饿就餐时写得感受,他的这首诗,让我想到孔子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
是啊!过了六十岁的人,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已经品尝过了,风风雨雨也都经历过了。
看问题越来越通透,内心越来越平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基础越来越趋于真实。喜欢的人就是喜欢,不喜欢的人,就要慢慢远离。
六十岁之前,为了子女、家庭、工作劳碌奔波,还有可能给自己不喜欢的人留点面子 甚至去吧唧本来就不喜欢的领导,违心地奉承他,干些让自己都厌恶的事情。
可是,办完退休手续之人,突然感觉人生过半,还能再活一个甲子吗?再活个十年二十年,就已经很了不起啦,所以,余下的生命,要留给自己。
重新开始,重新启程,用另一种姿态去面对自己的后半生。
一、做事不执着,随性而为
莫言曾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
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年轻的时候,凡事都要求一个尽善尽美。我的老塔当李健总经理,总爱强调“万无一失”。可是到头来,却发现生活依然有太多不如意。“万无一失”的概念,也时常出现闪失。慢慢地,我的内心深处就放下了完美的信念。开始相信,不圆满才是人生,不如意才是生活。
就像年轻时看《西游记》佩服孙悟空不服输的性格,六十岁之后再读《西游记》觉得兔子、老鼠等小动物身后要有个后台支撑着,即便孙悟空再有七十二种变化,也拿他们没办法?何况?我既没有后台,又没有七十二种变化的人,能混到如今的地步,你就知足吧!
正所谓:心如莲花不着水,又如日月不住空。
已经超过六十岁了,按高嵩老弟的说法:人生已过一半,要学会放下,才能再活一个甲子。
由此可见,那些挽留不了的人,无法达成的事,不如就放手吧,想也没用。
就像高嵩老弟说的那样:放下包袱、放下烦恼,放下执着,人生自然从容洒脱。想去西藏去西藏,想去新疆去新疆,想去三亚吃海鲜,坐上飞机就去啦,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
二、凡是不贪婪,平安就好
我们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再回单位,你会即刻明白,一个人的富贵靠得是运气,强求也强求不来。
退休之后,只要自己能自食其力,平安和健康,就是今后生活最大的福气。
据古书记载,明代徐阶和孙承恩都是尚书,两家对巷而居。
徐阶门庭若市,来拜访的人排到孙尚书的门前。
孙尚书每天回家就关门睡觉,门口一个求见的人也没有。
仆人为此不忿,他说:你想去就去呗,别扰了我的清净。
徐阶退休之后家产丰盈,松江老家更是田产无数,为此被海瑞清查。
查完之后朝野哗然,徐阶为此得了一个“权奸”的外号,名声扫地。
家人还为此入狱,闹得满城皆知,鸡飞狗跳。
反而是孙尚书退休之后,晚年没有风雨,过得惬意而舒适。
由此可见,钱财买不来生命,利益换不回健康。
银子再多,日子却过得不舒心,那又有什么意义?人过六十啦,要学会懂得知足。要懂得身体健康,无病无灾,一辈子平平安安,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
三、凡是不委屈,珍惜自己
俗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我们已经操劳半生,儿女成家立业,要开始为自己打算了。
不要再委屈自己啦,要开始学着犒劳自己,学着去真正享受生活,拥抱生活。
我最佩服的退休之人就是高嵩了,他到了六十岁,办完退休手续就开始旅游、摄影、滑雪、打冰球,一句话他开始了疯狂健身。
前两天来家探望我的时候,笑脸白白胖胖,两腮红晕显得健健康康,简直活成了六十岁的“健康雕塑”,让我好个羡慕。
我问他年轻的秘诀,他说:折腾这么多,就图玩个高兴,心态好,人才能健康。不然总憋在家里就会郁闷,疫情防控期间,我都急死了,马上就要抑郁了……
他说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有梦就去追,活着就得带劲儿!
六十二岁的高嵩,一边跑一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微信,拍成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尽情地宣泄自己,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也是最美的样子。
人生不能重来,要为自己活一遭,千万不能留遗憾。
是啊?我们已经退休,仕途已经终止,但不是落幕的序曲,而是开幕的序章。
放下虚伪、懂得知足、享受生活,从现在开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一定可以遇见新的美好、新的起点、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