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啥叫读懂新型农村社会意义

(2020-07-11 00:15:01)
分类: 读书笔记

啥叫读懂新型农村社会意义

啥叫读懂新型农村社会的意义

——读关仁山《金山银谷》笔记

李树伟

近期看过很多扶贫攻坚题材的小说或散文,似乎有点千篇一律, 对小说创作的乡村书写中,关仁山的《金山银谷》特别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惹人眼目。作品在范少山回乡,以及寻找金谷,成立经济合作社的主干故事中,给人们揭示出来的,是新一代农民的远大志向与高远情怀。已经进了城的范少山,有了自己的小生意,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回乡务农首先面临的是家人的不解与反对。他在跟父亲交心时说:“范家的祖先范仲淹心里头装着全天下,那叫大胸怀,我范少山心里头装着白羊峪,我想有点小胸怀中不?”一席话让父亲沉思不语,继而完全默认。由此,作品写出了一个心系家乡变革、志在村民致富的新型农民形象。

我对关仁山的印象很好,他是“三驾马车”之一,也是一位现实感极强的作家,现实主义已经成为他极为重要的创作标识而被写进文学史。一方面,这固然源于现实主义文学自身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更在于关仁山自身所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的创作观念中,文学并不是单纯的文学本身,它还是某种力量,这种力量让人振奋、让现实明亮、让世界温暖。

应该说这是基于四十年的改革发展所积累起来的一种经验总结。在这个意义上,《金谷银山》这部小说也是关仁山在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探索过程中又一部转型之作。

近些年来,在有关讨论城乡关系的长篇小说创作中,城乡之间常常被对立起来,在所谓的此长彼消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消失和改造被凸显和放大,尖锐的批判意识由此产生,于是作家笔下的乡愁变成了乡怨。有的人习惯将传统乡村视为乡愁自留地,一旦发现不如意,便用怨怼和控诉来进行敲打。其实这种境况的出现,正反映了作家的“离地”与“在地”的不同写作姿态。

所以,我一向赞美接地气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像《金谷银山》这部小说一样,把新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农民展示给读者,并读懂啥叫新型农村社会的真正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