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树伟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李树伟
昨天去F家玩,看到他家高朋满座,毫无闲暇时间顾及我们,我们只是见了一面就匆匆离开。F为我们准备了饭菜,大家吃得很开心。一路谈论F'的为人,创业史,我非常敬佩他。回到家里,才发现他给我发来的微信说,“对不起老兄,我是来了一波儿非常重要的客人,北京的,所以没陪你啊,别挑理啊。”
我看到笑了,F办事心真够细微的,我赶紧恢复道:刚看到,我能挑你理吗?我都六十二岁了,这点道理还能不懂?
本来这次去,主要是想当司机,让他们去玩,我想跟你说会话?还是那句话,心里总堵心。
我还是不相信那是真的 。但是,我一定要留心调查,有人给我提供信息,如果能挖出坏人更好。 但是,我一定会留心这件事,早晚给哥们一个交代。F没有直接回答,只做了一句无奈的表白。他给我发来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女孩得了世界冠军,省长到家里慰问父母,表扬她的父母是怎样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世界冠军的父母拿出超生罚款单说:这个能帮我报销吗?……
我看后情不自禁噗嗤一声笑了。妻子问我为何而笑:我说:世界上什么都比不上朋友信任你,跟你说知心话。特别是F,能把掏心窝子的事情告诉我,对我而言,是一份荣幸。被人信任,也能给人一份力所能及的温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妻子非常赞同我的观点说:人的一生会经历诸多艰难坎坷,无论一个人看起来多么强大,都会有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或者遭遇低谷的时刻。此时,他们更需要朋友的倾诉和倾听……
我说:是啊!朋友,也许并不是那个可以帮你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也不是那个恰好陪在你身边给予你及时支持的人,但却一定是那个可以走进你心里、值得你信赖、让你愿意互诉衷肠的人。
有一句话说的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有些话讲给外人听,不仅不被理解,还会被笑话。有些事,如果被某些人知道,可能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节外生枝。
而朋友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当你深陷窘境时,能有一个人不带任何功利性质地拉你一把,愿意为你雪中送炭;也在于当你情绪低落时,有个人可以感同身受,他们不会嘲讽你,也不会看不起你,反而能给你精神上的慰藉。
这才叫朋友,推心置腹的朋友。我一生注重交友,喜欢与三观相同的人在一起,坚信:“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与谁在一起。”我平时有个毛病,每次读完书、写完文章,或者有新的思考和领悟,最愉快的事就是分享给最好的朋友。因为朋友能从字里行间读到我的思想,也能予以欣赏。我常说,被朋友懂的感觉,最美好。
我今生最幸运的事情就是结识了“草原小分队”这几位朋友,他们做人正直,有头脑,有智慧,朋友之间相互尊重,真可谓: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跟这些人在一起,我不必大费唇舌,因为彼此志同道合,自然惺惺相惜。
我记得苏轼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我反复揣摩苏轼这段话,想到我自己,感觉自己也许认识的人很多,但真正可以交心的人少之又少。月色常在,风景常在,但知心人却不常有。许多时刻,我们需要朋友大概就在于,能找到一个人,能够读懂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能了解我们的心灵和性情,也能找到精神上的共鸣。
一个人的快乐,能和朋友分享后会更快乐;一个人的痛苦,被朋友了解后,哪怕什么也不做,也可以让人感到轻松和减压不少。
我们这一生,都需要那么一两个知己好友。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该是一件多么孤独的事。
我这人,一生自称是有福之人,我的福来自哪里?说白了,都是来自朋友的伸手相帮。我经常跟身边的朋友说:朋友是什么?他有时是我们的盔甲,可以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给予最及时的帮助;朋友是什么?他有时又是我们的软肋,当我们感到委屈痛苦时,在他们面前我们可以勇敢地放下一切包袱和伪装;朋友是什么?他有时还是一种亲人般的存在,彼此有情有义、互相扶持、同甘共苦、肝胆相照。
我有一个好朋友,已有三十多年的交情了,他开始在我眼里只是一位小屁孩,他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里发展成呼风唤雨的人物。他虽然地位变了,可我俩的哥们情谊变得更加深厚。有一次,我突然问他:人为什么需要朋友?他给了我一个很深入人心的答案说:“因为人需要一个缺口,可以无所顾忌地倾吐秘密、倾泻压力,不用担心是不是打扰到对方、对方是不是不耐烦。人不能24小时绷着劲儿,总需要一个地方缓口气、歇一歇,这个地方就是挚友。”所以,我经常向身边的朋友说:请学会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友谊。千万不要让坏人拆散真正的友情、亲情和挚爱,更不能猜疑和出卖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