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听俞胜利老师讲课

(2019-09-26 06:42:47)
标签:

俞胜利

分类: 惠龙日记


李树伟

俞胜利何许人也?俞胜利,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视影视制作公司,制片人、高级编辑、小说家、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校外导师。被媒体、业内称为“独具慧眼的影视圈伯乐”。


他的短篇小说集《亮眼》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其影视剧代表作《大宅门》、《李小龙传奇》、《天下粮仓》曾占了电视全国收视率三甲,分别排名第一、第二、第四。2005年,其代表作《大宋提刑官》创下一部电视剧连续四周超过新闻联播的央视收视率历史纪录。电视剧《冷箭》、《穆桂英挂帅》,电影《挺立潮头》、《没眼人》、《密道追踪》等,都曾给影视界带来震撼。由此,俞胜利老师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2008年,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授予“十佳制片人”称号。

2019年9月25日下午三点,俞胜利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避暑山庄名家讲坛”是第一人,他的主讲题目是:我的制片人生涯——谈系列电视剧创作与家国情怀。

没想到,俞胜利开讲的第一句话竟是:我今天破了一个我人生记录,第一次回到家乡给大学生讲课……

真没想到,我李树伟有缘能亲耳聆听到,他的第一次……

俞胜利老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开讲:什么是家国情怀?

他说:当国家被帝国主义蹂躏的时候,你有家吗?譬如:《大宅门》里的白家,《李小龙》里的李小龙,这里都有一个家国情怀。犹太人在联合国的主持下,成立了一个以色列国,犹太人太珍惜这块国土了。这就是家国情怀……

从理论上讲:"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他说:家国情怀分三个要点:

第一个是家:人生开始的地方。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第二个是国:人生理想的源泉。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没有国哪有家?

第三个是情怀:一种感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

这三点基本内涵,都体现出家国情怀的关系。

他说: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我非常赞同俞胜利老师的精辟阐述,不愧是三观相同的文友,有时我也在想: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都可以顺着俞胜利老师的思路延伸到家国情怀上来。

也就是说,所谓的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都来自于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记得《孟子》曾经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是啊?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俞胜利老师接着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才能看到太平盛世,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我说:我感恩遇上好时代,感恩父母的教养,感恩我得益于文学的热爱。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能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由此,我敢说:我的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我们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我个人的精神家园。

我听着激动了,同学们听着也激动了,那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正代表我感谢俞胜利老师的恩赐与教诲。

特别是最后俞胜利老师讲到:正是我的这些家国情怀,才有了我的《天下粮仓》、《天下粮田》姊妹电视剧的诞生,它俩也是我家国情怀的体现,主要说明国家要有忧患意识,粮食要是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啊?

总而言之,听了俞胜利老师的讲课,我自己感觉,我比他都激动,我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就是因为,我收获了没当过老师的人,怎么去给学生们讲课的真谛。那就是:讲自己的故事,同学们肯定爱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