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退休之后的最好生活心态

(2019-06-24 06:48:35)
标签:

退休

杂谈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人到晚年,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呢?我想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特别是来自外边对自己的评价,什么又胖了,什么又瘦了?什么你写的文章越来越臭了。


我常对想不开的退休同事说:国家都宁可花钱顾你回家待着,也不让你在单位添乱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已经对单位没用了。


但是,我们自己不能自暴自弃,我们让自己的退休生活不能太闲,太闲了,努力一下就会觉得自己在拼命。人只要是活着,总要有点事儿做,恰到好处,不慌不忙,内心充实。太忙了,容易劳顿;太闲了,容易幻想。


我常对身边的朋友说:不要把好时光都拿去浪费,你要明白,做过的事没有后悔药,要离开你的人留不住,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


不如好好的为孩子带孩子,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花自己退休金的钱,过自己的日子,有底气,也开心。人生在世,一定要学会爱自己,爱身边人,爱你的人。


有段话我很喜欢:“真正的爱自己,不是牺牲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在当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充盈着喜悦,让现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度过。”


有事儿做,有喜欢的事儿做,那便很好。


当然,也希望有人懂自己,支持自己喜欢做的事。


不怕辛苦,就怕没人理解背后的汗水;不怕寂寞,就怕难过的时候无人可靠。因为被懂,悲伤可以诉说,痛苦可以纾解;因为被懂,孤单时有人陪,无助时有人支持。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伟大的人物,人总会经历伤心失落的时候,最难过的是,一回头,没有援手。其实,我们要的不多,不过是能交谈者八九,知己两三,爱人唯一。风雨过后,一句温暖的安慰、一份懂得,就足以融化心里的冰山。


特别是退休之后,生活要更有节奏。尽量不要让任何人、任何事,打乱你的生活节奏。人生是你自己的,别人并不会对你负责,你喜欢的人,一定要倍加珍惜,你喜欢的事,一定要做到“不用扬鞭自奋蹄”。


有人18岁赚了第一桶金,有人60岁大器晚成;有人23岁步入婚姻殿堂幸福一生,有人45岁兜兜转转才遇到那个对的人;有人10岁就知道以后要当医生,有人40岁才明白陪伴家人才该是毕生追求……


每个人的节奏不同,不必追着别人的脚步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有人说你必须在25岁结婚,你可以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没有该结婚的年纪,只有爱到可以结婚的人。


没有一成不变、被安排好的人生轨迹。有些人赚点小钱,舒适度日,开开心心,也是一种成就;有些人忙忙碌碌,到了一定年纪发现和亲人朋友都疏远了,后悔不已。有些人事业有成、婚姻幸福、孩子孝顺,这是他的福气;有些人选择不结婚,但奋斗终生,他很充实,也不孤独。


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彼此。你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好的生活状态,还要有所爱。那就是你爱的人,还有爱你的人。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很多人都看过,里面有句话很戳心:“能让你随时接电话的人,才是你真正在乎的人。”其实,也不需要随时能接电话吧,忙的时候不需要理我,空下来请回复我,这就是最好的在乎。


有人爱,且爱对了人,这种感觉很棒。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希望有人能在你心尖儿上,且值得。也希望你在别人的心尖儿上,真心实意。


感情的意义就是陪伴,所有的付出都是相互的。最好的情话永远是:别怕,有我在。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期待。曾看过这样一句很温暖的话:“希望你别迷路了,希望你交到好朋友,希望你别再被人欺负,希望你幸福,希望你一个人也能够坚强。”


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自怨自艾,心态好了,生活才不会这么累。


生活有小目标,有能聊得来的人,退休的日子更要勤勉,还有点小钱,偶尔做做不切实际的梦,偶尔也浪费一点时间,跟着你最喜欢的人,一起游山玩水,那种惬意的感觉,真是挺好的。不要因为一次感情失败就失望于人性,不要因为一次挫折就否定自己的能力,不要因为暂时没有努力方向就消极怠慢。


生活有希望,才会足够坚强。人生就是,一边努力着,一边快乐着,平淡且真,有所期待。


这就是一个退休之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吧:有所为,有所爱,也有人懂,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也永远对未来有所期待。为畅销书而奋斗,为周游全国做好准备,因为有爱,你不会离我太远,因为有梦,我不可能放弃追求……


保持良好心态,为梦而歌,为爱起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