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

(2019-03-26 07:48:30)
标签:

朋友

距离

杂谈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我与乙的相识源于一首诗,他虽然是位农民,我俩相遇,却有说不完的话。在相识之初,只要我俩有一点时间,就会跑到一起,说东说西。他还逢人便说:“我俩是相见恨晚”。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他想结识的上层名流,通过我也结识到了……

由于他具有“及时雨”宋江的胸怀,我的一些老朋友与他相识后,比我走得还近了。有的甚至超过我,与他形影不离。他们由于彼此欣赏,还成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组织,与我到成了若即若离的人,几个月不曾见面,偶尔见面也无话可说了。

昨天遛弯的时候,我俩擦肩而过,只是对视一笑,彼此寒暄一句:“遛弯呢?”对方回答:“遛弯呢!”这种面上带有微笑的问候,觉得冷冰冰的。我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著名主持人董卿,说过的一句名言:“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是啊?人与人的相遇多是美好的,但短暂的幸福之后,却不一定有完美的结局。有的朋友,为了各自的利益分道扬镳;有的朋友,为了争夺异性而大打出手;有的朋友,经过浴血奋战而得到江山之后,需要杀掉对方;有的朋友,为了自己能获得权利,而忘记朋友情谊……

望着他坦然理德走过的背影,我不得不说:不必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只能怨恨我俩从当初的“相见恨晚”,到现在的无话可说……

我俩的友情能有今天?也许并非是我俩的人心易变,只是因为以前的我俩走得太近?从无话不说,到了现在的无话可说……

记得著名作家三毛说过:“朋友之间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以前不理解,觉得朋友之间就应该亲密无间、穿一条裤子才好,于是对每一位朋友都投以十二分的热情,恨不得对他们掏心掏肺。

关系好的时候,我们就像连体婴儿,一起吃饭、一起调侃、一起玩耍,一起上厕所,心里有什么秘密都告诉对方,朋友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
没过多久,我却发现:我只跟他一个人讲过的秘密,他随口就告诉了别人;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好意提醒,他却觉得我干涉了他的生活;他有困难我尽心竭力地帮忙,等到我需要帮助时,他却推三阻四......

就这样,我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却是越多的失望。

失望多了,再亲密的关系也会出现裂痕;心若凉了,就再也暖不回来了。 

现在我回过头看,当初那些形影不离的朋友,大多已经没有往来;倒是以前并不算亲昵的朋友,至今还在联系。俗话说,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没有人能真的和你不分彼此。走得太近,只会让原本快乐的友谊变得沉重,让原本简单的关系变得复杂。

母亲活着的时候,经常嘱咐我说:“吃饭七分饱,对人七分好。”我还埋怨妈妈,不想让我吃饱,不想让我与朋友赤诚相见……

现在觉得:交浅就不要言深,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也不要对别人抱有过高的期待。

记得著名作家梁实秋在《谈友谊》里写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才能不腻,才能持久。

好的友谊就像一杯清水,看似平淡无味,但每天离不开,永远喝不腻。如果在淡水里面加入了太多蜜糖,虽然一开始觉得可口,时间长了就会受不了。

再好的朋友,也要记得保持一定的距离。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只有这样,才能让友谊走得更远。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一句很美的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从来都不是山高水远,甚至不是生离死别,而是两颗心是否能彼此理解,彼此相爱。

离得太远,当然遗憾;走得太近,也同样是场灾难。朋友如此,亲人如此,爱人亦是如此。

特别是已经退休的我们,在夕阳无限好的余生里,愿我们学会给彼此留点空间,相互支持,但不过分依赖;愿我们能相视而笑,坦然前行,一起看遍花开花谢,走过日出日落。愿我们活一天快乐一天,少谈索取,多谈奉献,少想回报,多想付出……

让平淡无味的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快乐开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