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孙男娣女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怎样溺爱孙男娣女?是摆在我们这代50后面前的一道生活课题。我经常听到女儿在指责她闺女的时候说:“都是你姥爷把你惯的……”
每每听到有这种声音时,来家串门的郭姐,总爱在一旁敲锣边说:“孩子有出息了,都是爹妈教子有方,孩子不听话了,都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给惯的……”
我听出来了,郭姐对这种说法非常敏感,她确实不喜欢听这些话,似乎在埋怨我们的孩子,他们不体谅我们这些贱爷爷奶奶,贱姥爷姥姥有多贱,疼孩子不知咋疼了?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微笑地开导妻子和郭姐,给她们讲古人讲教子有多么严?我一贯认为溺爱晚辈要讲原则,就是要懂得帮孩子培植福德,又要拿这个道理竭力教育孩子,怎样做才是有德的孩子?
我常说:“没有不孝子孙,只有不孝父母”,父母的行为坐卧,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真的对自己的子孙爱护,必须从树德入手。
给孩子这种立本之道,比给孩子钱财更为重要。
我们这些做老人的,必须坚持让孩子走正路,用他们自己的手去创造,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子孙永远长盛不衰,让我们的家族永远地兴旺发达,才能真正利益了孩子,利益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作为长辈,我们要给儿孙培福,我们要多做一些善事,助人的事情,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儿孙慢慢地受到我们的熏陶,自己又明白这个道理了,这样儿孙也能够用这个道理去过他们这一辈子。
同时,将来他们用这个道理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不会出现破败,出现伤天害理,败坏家门的事情。
有了素质,有了福德,有了智慧,我们的孙男娣女会自然趋向正面,趋向于善,趋向于幸福安乐、吉祥如意。
所以,我要再三强调,溺爱孙男娣女,是做老人的天性,但是,遵守这种天性的同时,必须坚持溺爱的原则,那就是“树德”,说句时髦话,那就是要重视“思政课”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