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倾听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我平时,乐意与快人快语的人在一起,因为,这种人不藏心眼,更容易接近。也叫作口快心直,有时是优点,但是,这种人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特爱抢话,也特容易造成误会。
所以,我也总提醒这类朋友,等人把话说完,更是一种修养。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这不仅仅是会不会说话的问题,更是一个人最深层次修养的体现。
我就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对年轻人: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但一直不敢说出口。没想到女孩先表白了:“我喜欢你”,男孩心中暗喜,赶紧说:“你是一个好女孩......”
女孩打断男孩:“好的,我知道了。”男孩有点着急,说:“我......”
女孩冷漠的说:“你不用说了,再见!”就这样,男孩那句“我,也喜欢你”,女孩永远也听不到了。
在平时的朋友交往中,抢话,不仅让人讨厌,还有可能引发误会。很多事情,就坏在没有听对方把话讲完。
让我说:不抢话的人,懂得谦逊,不自作聪明,不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内心。
不抢话,是基本的社交礼仪,也是一个人修养的深层次体现。
母亲活着的时候,经常提醒我: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经思考的话语,往往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无法挽回,极易误事。
心理学家说过:当你滔滔不绝的时候,你的大脑已被谋杀了一半。
遇到事情,语言交流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没有意义的争论,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
记得《菜根谭》里说过:“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
心里静,哪怕周围混乱,内心也是平静的。有修养的人,就算心里一时波涛汹涌,也会迅速平静下来,外表更是波澜不惊,给人成熟稳重的印象。
心理学家指出:若一个人心里有事,就会启动心理定势,直到把所有话都说完,才会转而去听别人的意见。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得学会听完对方的话。
古语云:“智者先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聪明人不抢话,因为分得清轻重缓急,不争一时短长。
与其抢话,不如先理顺思路,想好该怎么说,一语中的,解决问题。不吐不快,将想说的话说出来确实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但应该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
在女娲造人的时候,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
倾听,要放弃自己的立场,完全进入对方的世界,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这正是倾听困难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很多时候闭嘴远比开口效果好得多。
譬如:一对母子,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男孩对着月亮跳啊跳。妈妈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
男孩指着月亮,兴奋地说:“我要到月亮上去!”妈妈很吃惊,但还是默默听完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
孩子讲完后,妈妈笑着说:“很好啊,但你要记得回家吃晚饭。”
多年以后,这个男孩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他叫——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的母亲,是一位有修养的人,心里总装着别人,所以不会抢话,懂得倾听。
被倾听的人,不需要你做什么,在你认真倾听完的一刹那,他的内心已经得到了满足和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