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剪纸是依附于满族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在艺术上具有自己特定语言和风格的剪纸艺术,这是一种承载着长白山一带灿烂而厚重文化的民间艺术。经过数百年发展,满族民间剪纸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艺术。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把见到的、听说的、喜爱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装饰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满族剪纸始于明代,由于对嬷嬷神的崇拜,满族剪纸产生了《嬷嬷人儿》,这种剪纸是满族剪纸的代表作;由于对动物神灵的崇拜,《狗》、《龟》、《鹊》、《鹿》、《鹰》等剪纸十分多见,常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满族剪纸内容丰富多彩,如《祭祖》、《挂签》、《野祭》……
还有许多满族剪纸表现了自然风貌、生产习俗、节令习俗、婚丧习俗及民间传说。如记述“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系列剪纸;如表现“满族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的《敬烟》、《摇篮儿》……满族人是浪漫的,因而满族剪纸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故事。《人参姑娘》、《白山狩猎》、《姐妹易容》……剪纸的每一个故事都反映了满族人朴素善良、耿直纯真的道德风貌。
承德剪纸风格细腻独特,取材十分广泛,内容除传统的花鸟、年年有“鱼”、胖娃娃以外,又增加了避暑山庄、外八庙等当地著名景致,以及以中国古典名著等为主题的剪纸内容,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乡土气息很浓。

谈起承德剪纸不能不提承德丰宁、承德县高寺台乔杖子村,这里的满足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1736-1795)就已在这两个县内广为流传,至光绪初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丰宁和承德县剪纸的特点可分为:刻和剪两种,用以室内装饰和欣赏珍藏。其窗花由于象征喜庆,用于春节装饰,倍受群众喜爱。其艺术特色是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构图以线为主、面为辅,富于变化,玲珑剔透,曲线流畅。内容多以花鸟虫鱼、民间传说、戏剧人物为主,既可点染,也可单色,塞外的乡土气息很浓。造型稚朴,雅俗共赏。
有的还借助夸张、变形等手法使创意更为新颖。近年来在传统手法上进行改革更新,造型趋向立体直观,格调追求豪放形象,把丰宁、承德县剪纸的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层次,销量每年近千万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