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沟通杂谈 |
分类: 惠龙日记 |
现在有了微信,每参加一次活动,组织者为了组织方便,就要建立一个微信群,在群里传达指示,在群里互传照片留念。在群里说话越多的人,人缘越好,所有朋友都不会忘记。
如果建立了群,没人去问,没人去说,再熟悉的人,也会渐渐没了共同语言,再深的感情也会渐渐找不到支点。所以,活动结束之后,大多数朋友都会恋恋不舍的在群里重复同一句话“今后多联系!”
“今后多联系!”意味着什么?多联系就意味着有强烈的沟通欲望,有感情相互倾诉的欲望。连倾诉的欲望和倾听的欲望都没有了,就失去了组织者的目的,失去了我们共同参加活动的这段感情,我们彼此的友谊,也就差不多走到了头。
所以,建群之后与朋友之间的沟通,70%是情绪的沟通,30%是友谊增加的内容。情绪不对,内容就会被扭曲。
良好的情绪是每次活动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情绪,心里话就说不出来,真心话就听不进去。说话会阴阳怪气,让人误以为是挑衅。脾气一触即发,把沟通变成了吵架。
再相互不熟悉的时候,就要沟通,就要尽量幽默风趣,引起自己不熟悉人的注意,参加《河北省期刊联盟》活动时,有一个曾经在农村生产队当过村支书的文人。他逢人便笑,语言幽默诙谐,诚心实意。平和的情绪,诚恳的语气,引起我的特别关注。主动凑近打听才知他姓牛,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称赞他是牛书记。“牛书记”治得了各种人的牛脾气,变成了我最爱的人;受到了“牛”脾气的人,也就变成他爱你的人。
他说话总说爱说前半句,留着后半句等着别人搭茬,情绪控制的特别好。我跟身边的文友说:能控制得了情绪的人,他自然就变成主动的人。成了此群最活跃分子,受到大家的尊重。相反,如果有人被情绪所控制,你就注定会变为被动的人,逐渐被群体淡忘。
仔细想想,有时,生活就是一种妥协,一种忍让,一种迁就。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适宜针锋相对,铿锵有力。想当“牛人”,就必须要有牛人的东西。我们常说:强硬有强硬的好处,忍让有忍让的优势。妥协不一定全是软弱,忍让不一定就是无能。
所以,与你相识的人加强联系吧!没有联系就没有感情,没有感情就不存在友谊。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常常与心理状态有关。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的预设就是“苦”,对事情的预期都是“坏”,他就会沉浸在愁苦里。试着去相信美好的东西,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努力有意义,相信生活可以很精彩,幸福就会慢慢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