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哈里哈杂谈 |
分类: 惠龙散文集 |
怡品乐农庄坐落在扣花营村沟里,一处别放异彩的小农庄,远远看到的红灯楼,让你兴奋不已,院前是一个垂钓乐园,对着池塘,一个幽静、秀丽的农家四合院,让你耳目一新,正房是餐厅,东西厢房为客房,木格窗棂,透着灵气,干净整洁的两人标间,完全按规范布置。
特别是餐厅门楣上的对联,让你浮想联翩:入目青山飞轮抛却器尘远,扑面绿景闲舒寻亲情境幽。院子主人,喜迎客人,热情而真诚,饭菜香甜可口,说起党的好政策,她们不能不提到哈里哈的两个人,乡党委书记王华和乡长张鹏举。王华2015年初来哈里哈,此时的全乡人均收入虽已突破2000元,但整体仍在贫困线以下,有一些规模养殖示范园区,但都规模不大、效益不高。村民并不懂得什么是“绿水青山能变成金山银山的道理?当时大多数哈里哈人根本没听说过生态游这个词儿。”
这一年,承德市委办扶贫工作组进驻八十三号村,市委书记周仲明蹲点调研并与村民座谈后提出,要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民俗文化开发、沟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六位一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致富相结合的双赢之路。
“经过反复论证,一个‘皇家猎苑小镇’蓝图逐渐清晰。”在猎苑小镇展示中心,院子的主人指着示意牌的规划图说:“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围绕旅游建、主导产业围绕旅游调、开放项目围绕旅游谋、经济发展围绕旅游搞。”是王华书记和张鹏举乡长为哈里哈乡找到了脱贫攻坚的突围之路。
围场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面聘请北京清华设计院、北京博地澜屋建筑设计公司对小镇进行了高品位设计。按照市场化经营理念,与河北天香集团合作成立木兰围场旅游文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投资主体。同时,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田园变风光、民居变民宿、农活变体验、农村变景区。我们利用3-5年时间把小镇打造成4A级景区,10年之内建成与塞罕坝齐名的国际秋狝文化旅游目的地、5A级景区。”她们充满信心的告诉我们,这是王华书记和张鹏举乡长心中的自信。
到了2016年,我们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亿元,引进市外资金5000万元,共完成5个村344户民居改造,人均收入达到2900多元。
当游客走进哈里哈,白色院墙、黑瓦门楼、黄木大门、木制栅栏、合金门窗,眼前的扣花营、三义号村家家户户窗明几净,古朴通透。院子主人激动地跟我们说:“现在可大变样了,家里安上了污水净水器、改了厕所、改了厨房、改了洗漱间,啥都有了。”围拢上来的村民谈到自己家里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精准不包揽,扶贫不扶懒。”借助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哈里哈村貌变了,三义号变了,就连扣花营沟里也修建了怡品乐农庄。由于三义号是当时哈里哈乡“环境最脏、条件最差、位置最偏”的贫困村成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观摩村。“村里成立了旅游合作社,我们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分配,到不同特色农户家中就餐、住宿。”院子主人情不自禁地介绍说,去年干得好的村民收入5万多元,全乡农家游增至一百来户。
怡品乐的主人对家乡、对自家的明天很有信心,她们一边给我们发放名片,一边自豪的说:“到了哈里哈,都会笑哈哈!走进怡品乐,自然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