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生评论杂谈 |
分类: 惠龙日记 |
昨晚,与挚友聊天。挚友总是为我着想,一切都随我的心思去做,总是为我做出很多牺牲。其目的,就是让我舒服。我有些于心不忍了,就婉转地告诉说:你别这样行吗?我心里不舒服。挚友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俩迅速地中断聊天,挚友非常不满意,我也心里空落落的,特别不舒服?我这人有个毛病,一生气就犯困,闭上眼睛就能睡着,晚上九点半睡的,一觉睡到凌晨六点半才睡。似乎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梅花鹿,在草丛里和我捉迷藏,忽然跳出一只狮子,把梅花鹿叼走了,梅花鹿满眼流泪地喊着我救它,我却束手无策,眼睁睁望着梅花鹿,在我眼前消失……
我忽然,像疯了一样,向狮子奔去,一下拽住狮子的尾巴,使劲一轮,竟然把狮子抛向空中,在狮子落地的瞬间咬了我一口,我浑身疼的要命,一下子就给疼醒了……
抚摸着自己被疼醒的地方,此时没有任何异常。我一个人躺在被窝里静静地想,挚友近日很忙,以后的日子安排的也很紧张,我俩可以说是,聚少离多。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委屈,一股莫名其妙忧伤涌上心头。跟挚友在一起,我感觉特别快乐。就是看着,听着挚友给我说天论题地,心里都感觉无比幸福。
挚友不在的日子,一切都显得灰暗无比,快乐和幸福好像也跟我说再见了。突然,自己问自己一个非常幼稚的问题,快乐取决于什么?记得一个伟人说过,‘快乐取决于舒适,但幸福不是’。我此时很欣赏这句话,顿感自己像个泄气的皮球,任凭空气在凝固,耳边静的有些恐怖。
我经常说,做好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可能同时会有很多个想法,而且这些想法也是不断变化的,今天喜欢做的事,明天就可能觉得索然无味了,所以,我要按照哪个想法去做呢?
就像刚才提到的这位挚友,在我的生命里,自己深深感觉到,我俩死都不会离开,特别是我俩的晚年的生活,更离不开彼此……
彼此是各自长远发展的需要,但是,日常生活的轻松和惬意,也激发了这位挚友,渴望享受当下生活的需要,两种需要都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内心产生了冲突。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一书中曾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我们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像是一个坐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
大象是我们的感性,它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喜欢或者不喜欢。让我们感觉舒服的,我们就会喜欢,就想马上追求和满足;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就想摆脱和逃离。
而骑象人代表的是我俩的理性,它的逻辑是关注对错。在自身发展上,骑象人会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希望能指引着感性的大象走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
但是,大象与骑象人并不是总会达成一致的,相反,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象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骑象人给大象定了一个减肥的目标,但是大象看见零食就忍不住跑过去吃两口;骑象人给自己定了一个晚上学习一小时的目标,但是大象看见骑象人就忍不住去看两眼……
这种象与骑象人之间的分歧,造成我俩经常陷于感性与理性的冲突当中。
不管是感性还是理性,都是我俩自己的一部分,到底遵循哪一个自己呢?
所以,做自己爱做的事,并不是解脱我俩内心痛苦的灵丹妙药。实际上,当自己想做某件事时,其实,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凡事要替对方着想,不能太自私,不能太顾享受自己了,一定要记住,舒服不一定幸福,幸福却包含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