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年俗破五杂谈 |
分类: 惠龙日记 |
妈妈在世的时候,我家的农历正月初五,比三十晚上的动静还大。除夕夜,妈妈倡导的“知年俗 ·品年味”祖辈传承下来的东西必须要提倡,譬如:三十晚上,不许姑娘动剪子,不许男孩子说话带脏字,不许小孩子干家务,祝福的话儿每一日不离嘴边,除夕夜十二点刚过,要求所有孩子,先给供桌上的祖宗牌位磕头,上香,而后,再给端坐在炕上的爸爸妈妈磕头,给他们二老拜年,然后,兄弟姐妹们相互拜年,先大后小,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年俗,在我眼里,一直延续着,一家人尽享独一无二的春节文化盛宴。
今天是农历初五,我就说说我妈妈的年俗——初五
第一个重要内容是“破五送穷”
我家的正月初五,妈妈称它为“破五节”。我妈妈没有文化,在正月初一到初五的家庭生活里,存有很多迷信的禁忌,说她完全懂吧?她也说不太透,说她不懂吧?她却坚守着,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称“破五”。
初五的早晨,妈妈总是第一个起床,这一天,她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赶五穷”,她心中的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自己慢慢从书里懂得妈妈口口相传的“五穷”也叫“五鬼”。韩愈在《送穷文》里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五个穷鬼的名称,是韩愈的杜撰。
我个人认为:为什么要称之为“穷”呢?其实细一推敲起来,这五种的确是导致人“穷”的根源。
智穷,当你聪明到看到别人都觉得低俗厌恶,不愿随波逐流,而且不会耍一些欺诈专营的手段,势必与世格格不入,导致才智方面的穷;
学穷,仗着自己学识超众,动辄贬斥别人,开口犯忌,别人会把你当成自以为是、眼高于顶的骄傲之人,则学无所用,是为穷;
文穷,写文章孤芳自赏,不能符合大众口味,无法使人理解就不能给人启示,这样的文章自是没有生存的土壤,所以文章方面就会穷;
命穷,我行我素,但凭心思,如此便会行高于众,惹人嫉妒和反感,枪打出头鸟,人生之路必是坎坷无比,所以就会穷;
最后的交穷,实心实意地去与人相交,打了左脸凑上去右脸,虽本意良好,但这种人,多是会被人所诟病的,而且这类人虽姿态放到最底,仍会举步维艰,让人看不起,是故称之为穷。
如此一看,这五鬼,真的是会带来五种“穷”的。人生在世就是这样,不能入世,不能容人,有傲气无傲骨,有德而无行,终会穷困潦倒,不可不慎之。
当然,我妈妈不懂她嘴边的“送五穷”的真正内涵,只是在黎明的时候,哄爸爸早点起来放鞭炮,她打扫卫生,爸爸放鞭炮,要求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
另外,由于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五以前,妈妈是不允许打扫卫生的,要扫也只能在屋里扫,垃圾放在屋内的门口拐角处。而到初五则需彻底大扫除,将垃圾扫出大门后,堆成一堆,将点燃的鞭炮扔到垃圾堆上,待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后,送穷仪式就完事,寓意着“穷神”远离家门了。
第二,正月初五这天,所有的孩子必须要“干活了”
按照妈妈的春节习惯,我家从三十晚上开始到正月初四,是不许孩子干活的,就像市里的工厂和店铺都要放假和关门的,直到正月初五才开始上班、营业。为何选在初五这天呢?据说主要是因为初五这天是财神爷的生日,选择这一天开始营业比较吉利,预示着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随我出差机会的增多,我还发现,南方的初五比除夕还重要,重在于他们大早起来要去接财神,他们在交错路口,也称“抢路头”。所谓“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第三是正月初五的早饭是“吃饺子”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听到妻子一个人在厨房,不声不响地在给一家人包起饺子来了。这完全是,从我妈妈那里继承来的年俗文化。
妈妈活着的时候,是她们俩人一起来包破五的饺子,妈妈去世以后,她总是一个人先把饺子馅弄好,面粉和好,再来喊我,我俩在一起包饺子,所以,我要尽快结束这篇文章的写作,不然,妻子会不高兴的……
如果说在除夕吃饺子更多是代表我家人团圆的话,那么初五吃饺子,在我家可就别有一番寓意了——“破五”吃饺子,我妈称它为“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小人谗言之祸。
妈妈包完饺子,就开始喊我们几个孩子起床干活,嘴里磨叨“年已过完,勤快是做人之本,谁起得早,谁干活多,就是我家最勤快的人。”
妈妈的一阵嘟囔,变成了我们兄弟姐妹们的动力源泉,纷纷起来,正抢着干家务,都想做家里最勤快的人。
后来,长大了,读书才知道,在古时候初五是“牛日”,休息四天以后破土动工,预示着春耕即将开始。
好了,不说了!我要帮着妻子,给家人包初五的饺子去了!
这初五的饺子,也承载着我们家对新一年的期盼:在新的一年里,我衷心祝福家里所有亲人,都能送走“五穷”,“捏上小人嘴”勤勤恳恳地发家致富,让家里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去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