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俗语新意杂谈 |
分类: 转载文章 |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只是为了时代的需要,让女人嫁给穷人和老人已经不行了,即便是嫁给狗,嫁给鸡,也要跟着男人过日子。
我看是对现代女性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我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是副手发表意见的时候,集中是一把手做决定的时候。三个副手,才顶一个一把手。提示那些自以为是副手们,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一把手的一句话,顶你说三句。所以,要跟一把手保持一致,才是生存法则。
3.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玉说白了,就是石头,在石头堆里选出上等好玉,是不是要看你的眼里?知识结构?和个人的综合素质呀?在茫茫人海中,你能有知心朋友,就证明你不是一般人,能在一堆石头中,发现你需要的玉。
4.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其实,这个俗语的本意,是一个广东女子,想去北方旅游,有人告诉她,只要到了乌江就行了。可是,这个女人,已经走到黄河了,才发现北方的景色,比南方的粗犷豪放,北方的男人比南方的男人身高体重,她的心思再也收不回去了……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其实,这就是一句四川人的俗语,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非要用四川俗语,当做北方方言,那不是乱套了吗?正像侯宝林大师说的相声一样了!上海把洗说成打,四川把鞋子说成是孩子一样,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罢?
让我说,为什么将忘八端,变成王八蛋,其实,是一种对某人的愤恨,虽然,他忘记了做人的八端,他毕竟是人,如果直接把愤恨的人,说成是王八蛋,他一开始就不是人,不是更解气吗?
10.无奸不商: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