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作孽不可活

(2017-08-09 08:21:35)
标签:

烦事

杂谈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我这人有个毛病,一生气就想睡觉,睡醒了,就想看书,看什么书呢?看儿童读物,读寓言故事。为什么要读这些书呢?

因为,这个时候的自己,智商最低,气大伤身的道理,自己也知道,可是,来气的时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有发疯的感觉。

昨晚,读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小蜗牛与妈妈的对话》

小蜗牛曾经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又重又硬的壳?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来支撑,爬得又慢,所以就需要一个壳来保护我们。

小蜗牛又问:可是,毛毛虫姐姐也没有骨骼,爬得又慢,为什么它就不用背这么又重又硬的壳?妈妈说:因为毛毛虫姐姐可以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

小蜗牛又说:蚯蚓弟弟也不会变成蝴蝶,那为什么它也不用背着壳?妈妈说:因为蚯蚓会钻土,大地会保护它。

小蜗牛哭了。它说,我们好可怜啊,天空也不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保护我们。妈妈说:我们有壳,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一句“靠自己”,底气十足。我们的老年生活,为什么就不能靠自己呢?其实,人和蜗牛一样,一生下来就有一个沉重的壳,这个壳就是家。家里有父母,从小保佑我们;家里有妻儿老小,我们需要保护她们;家有儿女,我们想用他们来防老……

总之,离开家的外壳,生存起来,就没有安全感,家是避风港,家是脱衣换装的地方。家是垃圾堆,有用的,没有的,都要存放在家里……家是你活着的牵挂,家是你丢不掉的外壳……

明白了这些道理,心情自然放松了,自然就要学禅悟道。寻找自己为什么要跟家里人生气的根源?我总是说,佛学博大精深,佛学中的很多故事,它来源于人类社会,有底层的心酸,也有高层的莫测。

其实,《佛理》也是我的工具书,更是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今天,我也诠释一篇《佛理》中这么一段对话:

有一天,知云和尚去参访石头禅师,二人谈兴很浓,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江边。这时一位船夫正将沙滩上的渡船用力推向江里,准备载客过江。船下水后,沙滩上留下一片被压死的螃蟹虾螺,让人看后心生怜悯。

知云看后不禁向石头禅师问道:“请问大师,刚才船夫推船入江,压死不少虾螺,这是乘客之过,还是船夫之过?”

石头禅师毫不犹豫地答道:“既非乘客之过,也非船夫之过!”

知云不解,又问:“乘客、船夫都无罪过,那究竟是谁之过呢?”

石头厉声说道:“是你的罪过!”

知云听后,莫名其妙。

石头禅师这才娓娓道来:“佛教虽讲有六道众生,但是以人为本。站在人本立场,船夫为谋生计而赚钱,乘客为了过江而搭船,虾蟹却又为了藏身而被压,这是谁之过?罪业由心造,心亡罪亦无,无心怎能造罪?纵使有罪,也是无心之罪,而你却无中生有,自造是非,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知云听后默然不语。

石头禅师接着又说:“有和无本是佛法的一物两面,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说有说无都是片面之词。”

知云大悟!

罪由心造,有罪无罪,全看有心无心。无心犯错不为过,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然规律不可违抗,何必耿耿于怀;有心为之则罪不可赦,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即便是什么都没有做,只要心生恶念,那也是有罪的。

读到这里,我笑了。一切烦恼烟消云散了。我即刻感悟到:原来从单位里生气的人是傻子。单位是什么地方?是养家糊口,为了挣钱的地方?只要是能挣到钱?还要生气干嘛?你目的是为了去单位挣钱?所以,一切的不悦,都不要超越挣钱这个目的,它是你在单位最大的事情?只要在这个单位挣钱的数目,能让你感到满足,你就要学会忍耐,忍耐单位所发生的一切,接触喜欢你的人,对于不喜欢你的人,你就要做到烦事不往心里搁,不能让你烦的人,影响到你自己的烦心……

至于家庭的那个外壳,也是一样的。毕竟,靠父母,他们会有老去的一天;靠爱人,或许有变心的那一刻;只有靠自己的人生,才是最有安全感的。

所以,我们只要还活着,就要明白:单位不能没有,那是你接触社会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只要你还在工作,就不能离开这个平台,只要你还活着,就不能不要离开这个家,它是你的外壳,一个既是负担又是港湾的地方?

台湾著名主持人、作家吴淡如说过:“天生若不是宠物狗,是耕牛,是战马,就必须尊重天性。”而天性,就是觅食的本能。只是有些人永远不知道,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是呀!快乐和痛苦的命运,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情绪中,或许,在自己的肝火还没有燃起的时候,就要学会熄灭,不然,肝火燃起,伤肝伤肺,后果不堪设想。一定要学会,在单位,做一个遇事不慌,烦事不入心的君子,回到家里即刻就要变成一个没心没肺,胡吃海喝的傻子……只有傻子,才没有烦事,只要有烦事,就证明你还活着……

对于始终保持追求的人来说,他们曾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人生的基石与铺垫。不管在单位,还是在家里,至少可以相信一点——努力是没有门槛的,无论从何时开始。烦恼没有地域,无论是在哪里?都要学会远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