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最近,经常和朋友谈论,是喜欢精明人,还是喜欢傻人?我们在讨论中提到,想要在生活上如鱼得水,就一定要做好三点:一是要让别人接受你;二是要让别人喜欢你;三是要让别人离不开你。彼此以诚相待,你心交我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不能让对方吃亏,自己甘愿做傻人。
其实,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当一个人主动把姿态放低之后,就会让别人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亲近感。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太喜欢和趾高气扬的人在一起玩耍,总会觉得那些过于强势的人有一种距离感。相反,当一个人能坦然面对所有人的时候,好感就会油然而生。
都说,希望得到别人的欢迎,就首先要给予足够的傻子一样的付出。而傻子一样的付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而且是日复一日地坚持,哪有不喜欢这样傻人的道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难。特别是退休以后,老同学、发小凑在一起,大家都变得虚伪了,发小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不敢说真心话了。
从前的发小、同学交朋友,都是因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现在发小、同学聚在一起,是因为他对我有价值,所以我们成为朋友。再也不会有俞伯牙与钟子期那种友情了,现在的发小、同学、朋友聚会,都是想要从对方那里获得“利益”,从不想着付出。
一旦有人这样做了,会被人批评并称为“傻子”。这种在现代已经濒临灭种的“傻子”,其实是很多人心仪已久的朋友。但是,因为没有用真心付出,所以致使这种“傻子”没有了发展空间,甚至变得聪明了。
回忆在文革中发生的故事,想着课堂中英雄的故事,看着在心口不一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其实,都是“傻人”。然而,有的受家庭背景影响,使得一些孩子变得“聪明”了,开始利用自己得“聪明”,在发小之间,同学之间,玩弄像职场一样的人际关系。让干净的同学聚会,发小聚会成为了社会的缩影。他用他的聪明,帮助“傻人”变成和他一样“聪明”的人。“傻人”在变聪明之前会经历很大的打击。在挫败感之后,对“上当”有了防御心理,开始长了大家常说的“心眼儿”。逐步变成了“聪明人”。
为了安慰自己,大家会说“傻人有傻福”!可是“傻人”都变“聪明”了,哪里还有这么多的“傻人”?都说“傻人”没有“心眼儿”,其实,每个人都有“心眼儿”,只不过是“傻人”的“心眼儿”干净。常常会把每个人往好处想。我对于“傻人有傻福”这句话有着不同的观点。认为不是“傻人”有福,是因为“傻人”不像“聪明人”那样玩弄手段,所以很多事情与他无关,无祸自然就成了有福之人了!当然不排除有心人刻意的找麻烦。
我觉得自己,由傻人变成“聪明人”并不是不好事,我开始担心,以后自己,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