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地缝

(2017-03-29 21:34:25)
标签:

地缝

杂谈

分类: 惠龙散文集

常遇到朋友出了糗事,就像猛虎下山一般,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生怕被看光了。但,地缝不是你想钻,就能钻的地方。据我所知,只要是交通便利的地缝,都是要收费的。因为,地缝是旅游景点,地貌美着呢!

其实地缝,不是一个地理学上的名词。我们的地质工程师一般都叫它峡谷。啥叫峡谷呢?一条谷地,深度>宽度,就叫峡谷。像我们承德丰宁的,兴隆的几条燕山大峡谷,都是地缝。

然而,有的峡谷实在是太窄太深了,不叫“缝”对不住它夸张的深宽比。所以,这种造型夸张的峡谷,被咱老百姓起了个非常有乡土气息的昵称:地缝。岩溶学家杨明德曾叫它“隙谷”,虽然又准确又权威,但不如“地缝”接地气。

不管多么神奇,它也只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你可别说我是外行,这是我们的地质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张勇说的。

所谓喀斯特,是前南斯拉夫的一个高原,那里的石头,主要是碳酸盐岩。这种石头,碳酸钙是它的身家性命。我们知道,水不管走到哪儿,都喜欢顺手牵羊,能顺走的全顺走,你有我有全都有。

然而,碳酸钙是拒绝的,它不溶于水。但是,水是个化学家,它伙同二氧化碳,把立了牌坊的碳酸钙,活活地勾搭成水性杨花的碳酸氢钙,溶在水里一点点带走,石头就这样被搞得鬼斧神工、曲线玲珑。岩石被水化学溶蚀,这种现象,叫“岩溶”。

这个秘密,首先是在喀斯特开始研究的,所以,这种岩溶地貌,就被叫做“喀斯特地貌”。偷了碳酸钙的水,就叫“喀斯特水”。它清澈透明,碧绿如玉,喀斯特水流经的地方,如:四川黄龙,上帝的梯田等,钙华奇景里的钙华池,都是喀斯特水吐出偷来的碳酸钙,一点点沉积造成的。而地缝恰恰相反,是水偷走了沉积岩里的碳酸钙造成的。简单地说,地缝是作案的结果,钙华池是悔改的结果。

丰宁红汤寺燕山大峡谷,就是典型的地缝。

越是著名的地缝,都成了旅游景点。譬如:著名的云龙河地缝,它是湘、渝、鄂三省交界的恩施大峡谷的一部分。而恩施大峡谷的那条河,又是连接到奉节龙桥河的暗河的一部分。说到这,我们又要骄傲一下下了,因为这条暗河,经过中法探险队十年考察,确定全长50千米,为世界之最。须卫星俯视才见:呃……暗河之上的竖井有108个之多,和新疆的坎儿井好有一拼,不知是谁山寨了谁,又罕见又壮观。咳咳,跑题了。

我们再钻回地缝。再说另一条著名地缝——龙水峡地缝。

龙水峡地缝在武隆县仙女山镇。武隆县在哪?在重庆唦!

咦,从天上往下看,龙水峡好像是个坑!

说好了有竖井的唦!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这才像条缝嘛!这条够窄了吧?

竟然坚持看到这里,I 服了 U!好,再介绍一条世界名缝:奉节地缝。奉节在哪?还是在重庆唦!

天井峡地缝全长14千米,其中8千米是隐伏于地下的暗缝。明缝最大深度229米,最小宽度只有1米。是1994年8月里,英国洞穴探险家发现的。

其实奉节最有名的不是这条缝,而是这个洞:天坑。就顺着那条路下去?额滴神呐,你不是在耍我吧?好深!这就是著名的奉节县荆竹乡小寨天坑。

深不可测啊!不过硬是要测也可以测: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漏斗”……呃……又跑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