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惠龙
惠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902
  • 关注人气:12,1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伴是晚年幸福生活的基础

(2017-01-17 06:01:59)
标签:

老伴

晚年

幸福

基础

杂谈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作者:李树伟

昨天中午,毛院长请客,请的都是一帮老家伙,景田退休了,只有三人在岗,其他人都二线了。彼此都有三四十年的工龄。以前聚到一起,谈的是国家形式,单位发展。今天聚到一起谈的是老伴?

特别是健总,年轻的时候,为了自己的事业,把妻子气得只想跟他离婚,今天,却被全体聚会者称为楷模,特别是,他劝景田时惊人的哄叫:你做的就不对,你今天不改变对老伴的态度,我以后,再也不跟你在一个桌上喝酒……

大家都为健总鼓掌的同时,我也喊出了:都到什么时候了,女性才能在婚姻中,获得应有的平等和尊重?

都到什么时候了,男性才能在婚姻中,正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醒醒吧,大清早灭亡了! 

还是武总说得对,人活一辈子,好不容易退休了,当然要好好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而晚年生活的方式有许多种,有些人喜欢呆在家中,享受晚年的宁静、舒适;有些人则喜欢出去走走,享受跟老朋友们在一起的热闹。武总选择的是摄影,前两天,在强手如林,专业人士居多的一次摄影大赛中,居然获得了一个三等奖,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由此我说,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孰优孰劣,无可争执,唯一值得一说的是,往往最理想的晚年生活,不过是拥有舒适的圈子,规律的生活和一个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老伴。

有人说:小时候,快乐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快乐。在这个随处都是高科技的时代,拥有一个简单、舒适的朋友圈就是最大的快乐。

健总说,每当我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快乐时,他都在仔细看,虽然没有点赞,但,快乐却变成了双倍。要是心情不好,他更会帮我分担,这样悲伤就可以减半。我听后特别感动,马上举起手里的茶杯,给健总敬酒。健总也不责怪,他喝着自己的白酒,脸上流出的是喜悦。一边喝,一边不停的喊:人家都是闻鸡起舞,你能做到闻鸡起笔,真是不容易,给你点赞……

大家哈哈笑着!看着这些老朋友,拥有这样一个舒适的圈子,不就是晚年生活最坚实的基础吗。

景田也很赞同生活要有规律,拥有规律的生活不是从一张计划详细的执行表开始,而是从认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开始。

他说:他坚持早睡早起,每天给自己和家人做一份营养的早餐;每天适度地锻炼,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每年给自己和老伴安排一次旅游,去看看外面的美景、尝尝美食。可是,他还不满足,还想让我干这干那?我就是不能惯着她……

我说,拥有规律的生活,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的前提,也是享受幸福晚年生活的前提!

但是,更不能忽视“老伴”,这个令人动容的字眼,它包含的不仅是爱,更是一种不可取缔的地位。

一句“老伴”,含扩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句“老伴”, 表达着多少苦辣酸甜;一句“老伴”,是相互的依托和希望;一句“老伴”,是相互的祝福和晚年的爱恋。

因此,最理想的晚年生活必不可少的便是我们的老伴,那个与我们相互扶持、相互牵挂、相互陪伴的老伴!

武总也说,一个舒适的圈子,没有人际关系的烦恼;一种规律的生活,没有疾病疼痛的困扰;一个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老伴,平淡且幸福!

这样的生活,难道还不是最理想的晚年生活吗?

周书记也非常幽默风趣地说:人到晚年,随着年龄增长,老夫老妻的感情会愈来愈深。老话说 少年夫妻老来伴 ,你年轻的时候,生理需要多,你就整夜给人家跪着,老了,你生理需求减少了,你就厌烦人家了,这可不对啊?我不反对,在她听不到的情况下,偷偷地骂她一两句,发泄一下自己的憋屈,是可以滴,但是,转过脸必须学会逗老伴开心……

我很赞同周书记的观点,这是很多老人生活实践的肺腑之言。再孝顺的儿女,也无法满足老人……   

写的这里,我给读者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十一”全家一起聚餐,大病初愈的姐夫也参加了。这个姐夫比我大两轮,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看着一桌人,每个人都眼熟,但没一个叫得出名字。一餐饭间,要么闷头吃东西,要么看着大家憨笑,眼神四散,一脸的茫然。看得人心酸。

餐后一不留神,姐夫不见了。只见姐姐惊慌失措,像丢了魂般。大家正要分头去找,远处服务员把姐夫搀了过来。姐姐一边双手紧紧地抓住姐夫。一边依然惊魂未定地不停地唠叨姐夫……

吃完饭出饭店时,人多,一个电梯装不下,姐姐带着重孙子先上去了。姐夫忽然发现姐姐不见了,就不停地问:“那个人呢?那个人呢?”我们问他找谁啊?他说不出来,只是着急地要找那个人。我爱人问:“是找姐姐吗?”姐夫点头:“是。”我们告诉他电梯坐不下这么多人,姐先上去了。姐夫似乎明白了说:“哦,她很重要,不能没有她。”

一顿饭的时间,发生两件小故事,让我突然领悟:对我们晚年生活来说,最重要的是安全感,最需要的是老伴。

所以,贾总在饭桌上说,媒体经常报道:很多丧偶的老人将遗产全部转给了后老伴或者保姆。当时我还不理解,觉得这些老人糊涂,将自己和爱人辛苦积累了一辈子的财产,没留给儿女却给了外人。看着我爸我妈的晚年生活,我理解他们了。人老了最怕孤独,最需要照顾。这时候,亲情不是由血缘决定,而是谁和他做伴、谁帮助他、谁照顾他、谁给他安全感,谁就是他最亲的人。赠送遗产,就是老人对在人生的最后一程,陪伴他、照顾他、给他温暖与安全感的人的最后报答。

这次聚会的话题,让我体会到:目前,我们都年近六十或年过六十了,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没有几个人能有姐夫那样的幸运。既然死亡是每个生命都必须面对的不可回避的结果,以其身后让家人产生矛盾,甚至对簿公堂,到不如坦然面对,提前安排好后事。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想想若干年后,我们老了,421的模式,就算儿女有孝心,他也无能力、无体力承担这么重的负担啊!住养老院,居家养老,抱团养老,丧偶老人互相作伴,是减轻儿女负担,安享晚年生活的不错的方式。生者过得幸福,逝者才走的安心。

人生短短几十年,活得不必太狭隘。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而到了晚年,我们的任务,就是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提前做好准备,我们 就可轻松、快乐、无后顾之忧地、心安理得地过好每一天了,享受美好生活。

活就痛痛快快、快乐地活。死就干干净净、利索地死。一切想开了,也就无所谓了。生活会更轻松,日子会更洒脱。

今天我们谈论这个话题,不过是为了让未来多一些选择。当你在一种生活中无法进取,当你讨厌一种生活方式,当你离开老伴之后,你就有不习惯感觉,不轻松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你知道吗?今天我告诉你,这种感觉就是爱?

有时候,可怕的并不是我们不懂,而是懂的人已经走到了我们前面。我们除了心生羡慕,依然做不出任何改变,找不到努力的方向。这就是今天大家为什么佩服健总转变的根源,善待老伴,给她更多的爱,才是晚年生活幸福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