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人本性妒忌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作者:李树伟
女人爱说谎,假如女人捏撰的故事都能抽取版税,便很容易致富。
女人善变,决定一件事之后,还能随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女人善哭,哀与乐都是一触即发。
女人口齿伶俐,万一遇到“喷壶嘴”,万流齐发,势不可当。
女人胆小,黑暗中没有人,她怕;万一有人,她更怕!
1987年的今天,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逝世纪念日。上面的这段话,是先生笔下的女人,几分熟悉?几分精辟?几分忍俊不禁?几分让我浮想联翩。
女人到底是什么?让我说:女人不是天生是“女人”,是男人让她变成“女人”的。女人不是天生的感性、阴柔、胆小。男人也不是天生的理性、刚阳、勇敢。
在母系社会中这一切恰好相反。人类学家米德(M.Mead),米德在对三个原始部落的三种不同性别模式的进行研究后,在其著作《性别与性情》(1935)中第一次揭示性别的社会性:两性差异不是生物的,而是社会的,正式提出人非生而为男女。
在父系社会中,男性掌握了社会上的资源,女性属于从属的地位,为了通过男人获取某种资源,女性不得不靠温柔秀丽来吸引男人,从而达到她的目的。
虽然现代许多国家法律给与女人平等的地位,但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几百年,不需要刀枪,不需要威胁,不需要恐吓,只要大家一文化上的“凝视”,一个健康的女人就会乖乖的去瘦身,整容,化妆。
所以女人和男人除了生理上的区别之外,社会上的性质完全是我们这个父权社会造成的。
温柔是女人的天性,是成熟的一种表现。再强悍的女人都具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当男人疲惫不堪而归时,女人温柔的眼神,娇羞的微笑,像阳光下的蓝天一样,让男人舒心。
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在支撑着他,因为男人的成功便是女人的成功。
其实女人要支持男人便需要更多的文化、思想、情感、才能在事业上给予男人支撑。
所以女人上对老,下对小,其它的时间便都属于男人,男人你说女人能不感到累吗?
但女人累了却喜欢在悲伤和欣喜中流泪,喜欢在爱自己的男人面前撒娇,却不直言我累了。
在相夫上鼎力支持丈夫,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一个“贤内助”。贤妻可以塑造自己的男人,历史上光棍男人成为伟人的可谓凤毛麟角,反之,好多伟人的身后却都站着一位甚至多位伟大的女性。因为在女人的身上都能找到母爱的天性,发现温柔、慈祥、善良的优秀本质。所以,我的长篇小说《女人让男人成熟》,收到很多读者的青睐。
作为一个好妻子,不只是懂得生活上的照顾,更多的还要在精神上关怀,不只是盲目的顺从,还要在对与错之间旁观决择,不只是为他简单地捏捏揉揉,还得学着为他“止痛止痒”。
作为成功的女人,还要给予孩子最至诚最永久的爱。说起良母或者贤母,我们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许多历史故事。孔母授学(孔子)、孟母教子(孟子)、徐母大义(徐庶)、陶母剪发退鱼(陶侃)、欧母画荻(欧阳修)、岳母刺字(岳飞)、徐母大义(徐霞客),都为我们今天这些做母亲的女人,做出了表率。是女人永远学之不完、学之不尽的榜样。
子女的成长教育,是父母最为忧心的问题。好母亲懂得审时度势,懂得与儿女平等互爱,她们并不一定陪伴儿女做习题,并不一定去为儿女疏理凌乱的房间,但一定不会忘记给予儿女们的一些小小的成功以最为及时与贴心的鼓励。
做为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应该说要算是善良,而且百善孝为先。不懂得孝敬老人的媳妇,绝不是好儿媳,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难处理成为了常见的家愁。“家和万事兴”!懂事的媳妇是会很聪明的调整家庭氛围,因为有着宽容的胸襟,她知道孝敬父母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多的还是做人的本分。
居里夫人,一个事业上的成功者。做为科学家的她,成功的发现并提取了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事业上成功的她,并没有忽略对丈夫、孩子的关心照顾。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一个政界的精英。尽管国事繁忙,早上起来还是不忘记亲手给自己老公做一份早餐。做自我的好女人,还要做到独立与自尊,不过分地去依赖男人生存,没有过高的物质欲望,拒绝灯红酒绿,不对异性过分热情。
现阶段的女人应该有与时代相匹配的职业和经济基础,因为这决定着她的世界观、价值观与精神面貌。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改变男女之间的相处状态平衡关系。
女人同样也是自由的,她的内涵与底蕴终究是要通过社会验收,只要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未被晒干,那么她的路就会无限延伸
至于那些已经有过婚史的单身女人,特别是在四五十岁开始守寡的女人,她们了解男人彪悍时期的状态,在她们中间不少人慢慢形成一种观念:蔑视穿着时髦的男人,诋毁有成就感的男人,厌恶一对对卿卿我我的伴侣,敌视在她面前炫耀婚恋幸福的夫妻。看不得自己的闺蜜,发小身边有男人呵护。
于是,男女之间喜欢的互动之事,她都表现出冷淡;男女之间不乐意做的事,她却偏偏要干。常常把自己最得意的事情,兜售于大庭广众,以此,掩盖自己内心深处的空虚和寂寞。
她们于是变成喜欢素雅、庄重的衣着和稳健、持重的发型;但有时,她们会忽然穿得比一般年轻女人更时髦,打扮得比她们更别致,向她厌恶的人们“示威”、“挑战”……
而这些单身女人的表现,都是明显的“迁怒'"理论,所揭示的心理特征,将自己爱情的不随心“迁怒”于周围人身上。这是单身女性、中年守寡女人,常有的心理现象。
我在这里奉劝所有读者,特别是步入老年生活中的朋友,遇到这种人群时,不要责怪她们,而应避免刺到她们的隐痛,损伤她们的自尊。她们蔑视时髦时,你在她们面前要注意分寸,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她厌恶男女之间过分亲昵时,你就在她们面前有所克制;她们敌视炫握时,你千万别洋洋得意,甚至带挑战性地诉说爱情的甜蜜,更不能跟她们一样比着兜售你的幸福时光。
我劝朋友这样做,不是迁就那些单身女人,而是对这个特殊女性团体的休贴和爱护。
其实,作为单身女人,已实属不易,你们看韩国总统朴槿惠,即使坐在总统宝座上,也是内心孤独无助,因为,她是单身女人。
你再返回来看美国最爱得瑟的女人希拉里,她得意地躺在一个大男人克林顿的怀里,就是能折腾……
2016美国大选,同为民主党的Sanders逐渐拿走希拉里以为的铁票仓:女性选民,单是新罕布什尔初选,55%的女性选民选择Sanders而不是希拉里,如果把年龄再往下放,年轻女性里背弃希拉里的则更多。其主要原因,是希拉里有男人缘,自己躺在丈夫的怀里,身边还有那么多男人的青睐和支持,作为女性选民能不嫉妒吗?
女人的天性是嫉妒,美国女性选民一样看不得希拉里这位同性比自己更得意,所以,天性的嫉妒,便油然而生,这就是女人……
现在读者该相信我不是空口白牙瞎说了吧?真是的。女人就是这样,不但中国女人这样,韩国女人和美国女人也这样。
我不是在评论美国女人,也不是说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只是中国的女人们啊,你们还是需要多像西方学习学习,兼听则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