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得善终的历史名将都是谁?

(2016-11-02 05:22:22)
标签:

谦逊

低调

谨慎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作者:李树伟

好久没有翻阅《中国通史》了,每次翻阅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人近六十读历史,想得最多的却是,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名将,他们为什么不得善终?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阅读《中国通史》,我惊奇地发现,那些立下大功的名将很少能够善终。并且,越是声名显赫,越是难以善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下面,就让我来分析一下,九个声名显赫却又不得善终的名将,看看谁最委屈?他们究竟错在何处?读后能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一、“无所不能”之吴起

吴起,战国名将,与孙武齐名并称。吴起一生与诸侯交战七十多次,未逢一败。吴起先为鲁国效力打败强敌齐国,后为魏国效力,使得魏国能称雄战国初期。最后为楚国效力,在短时间内就扭转了楚国臃肿羸弱的状态。由于吴起侵害了楚国贵族的利益,最终被射杀,并且尸体还惨遭车裂肢解。


二、“战无不胜”之白起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当之无愧的“人屠”。从公元前294年到公元前257年,在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里,白起攻占东方六国大量土地,斩首一百四十多万,为秦国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公元前257年,因为功高盖主、抗命不遵,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于杜邮。


三、“兵贵神速”之李牧

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最后的名将。公元前245年,李牧在雁门围歼匈奴,斩首十余万。公元前232年至公元前229年,李牧大破秦国大将桓齮、击败王翦、重创杨端和,完全挡住了秦国的进攻。秦军无法在战场上击败李牧,于是,秦王嬴政使用反间计,促使赵王冤杀李牧。


四、“国士无双”之韩信

韩信,汉初第一名将,公认的“国士无双”。韩信定三秦、攻魏、破赵、降燕、收齐、灭楚,为大汉帝国立下汗马功劳。韩信虽然战功赫赫,却不太低调谦逊。先从齐王改封楚王,后又被贬为淮阴侯。最终韩信因为陈豨造反遭牵连,被吕后杀于未央宫,并且三族被诛灭。


五、“破釜沉舟”之项羽

项羽,西楚霸王,神勇千古第一。公元前209年,项羽随叔父起兵反秦。在短短三年时间里,项羽就攻灭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但灭秦后项羽分封诸侯,这为自身的败亡埋下了伏笔。项羽优柔寡断、不擅用人,与刘邦大战四年,最终被刘邦击败。因无颜见江东父老,遂在乌江自刎。


六、“大汉飞将”之李广

李广,西汉名将,因为勇猛被匈奴称之为“飞将军”。李广治军宽松,并且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人人愿意为之效死。李广与匈奴交战数十场,为巩固大汉帝国边防做出了不小贡献。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起漠北决战,李广追随卫青出击,因为迷路而未能与卫青会合。事后卫青要求李广将军情上报,李广性格刚烈、不愿意与刀笔吏对质,所以拔刀自刎。


七、“四镇节度”之王忠嗣

王忠嗣,盛唐名将,四镇节度使,权位之重,堪称“古今第一人”。因为北却突厥、南破吐蕃,王忠嗣身兼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四镇节度使,地盘数千里。当时大唐帝国总共只有五十多万军队,王忠嗣手里就掌握近三十万。公元747年,因拒绝强攻石堡城,王忠嗣被唐玄宗夺权、贬职。公元749年,王忠嗣暴死。


八、“精忠报国”之岳飞

岳飞,两宋第一名将,民族英雄。北宋末年,金军背盟侵宋,岳飞愤而投军。在与金军的交战中,岳飞脱颖而出,锻炼出一支强悍的军队。经过岳飞的努力,赵构在江南站稳脚跟。公元1140年,岳飞率军北伐,大破金兀术,收复大量失地。就在岳飞即将收复故都开封时,贪生怕死、苟且偷安、一心求和的赵构与秦桧强令岳飞班师,随后赵构命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九、“关宁铁骑”之袁崇焕

袁崇焕,明末第一良将,大明帝国的“中流砥柱”。公元1622年,袁崇焕奉命总督辽东军务。在袁崇焕的努力下,明军不仅稳住了防线,还在宁远一战大破努尔哈赤。但因擅杀大将毛文龙、以及在己巳之变中救援不及时,袁崇焕被崇祯皇帝猜忌。公元1630年,皇太极对崇祯皇帝使用反间计,崇祯皇帝中计,将袁崇焕以通敌的名义凌迟处死。


十、中唐名将郭子仪

说了九个不得善终的名将,让我心寒,也让读者很寒心。难道在历史著名人物中,就没有善终的名将吗?有,当然有了,他就是“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的中堂名将郭子仪啦。

郭子仪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极尽哀荣。郭子仪能有如此完美之结局,和他谦逊、低调、谨慎的态度有关。上面九位不得善终的名将,基本上都是,桀骜不驯,居功自傲,不顾上级领导的感受,一意孤行,因此,带来杀身之祸。

所以,做人能做到谦逊、低调、谨慎,是有头脑的人,必须遵循的处世之道。郭子仪(697——781),祖籍山西汾阳,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他的人生秘诀,就是:谦逊、低调、谨慎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