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浔阳楼游记

标签:
文化浔阳楼宋江《水浒传》反诗 |
分类: 惠龙游记 |
从白鹿书院出来,天色近黑,我两被旅游车拉进九江市,九江市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市内风景点很多,其中我最想参观的是浔阳楼。
因为浔阳楼是中国江南十大名楼之一,在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中,使浔阳楼名噪天下。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 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让我知道浔阳楼的,应该还是《水浒传》。
现浔阳楼,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的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为1987年由九江市人民政府重建。总体占地2000平方米。主楼占地300平方米,高21米,外三层内四层,九脊层顶,龙檐飞翔,瓦朱栏,四面回廊,古朴凝重,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
据导游讲:而今的浔阳楼,由曾设计过黄鹤楼的工程师向欣然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他参照舆刊本《水浒传》插图和宋代《清明上河图》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楼南北两面顶檐下各悬有由赵朴初题写的《浔阳楼》巨幅匾额。
为什么叫浔阳楼?自己查史料得知: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初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由于九江自古以来就是长江南岸一座交通要道和经济发达的城市,所以,雄距江畔的浔阳楼也历来是名人云集之地。如:白居易、韦应物、苏东坡等等,都曾登楼题咏。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更因施耐庵写下一部《水浒传》,其中一位主要人物--宋江曾经在浔阳楼醉酒题反诗,随着名人名著流芳百世,浔阳楼也蜚声海内外,吸引社会各届人士到此参观。
走进浔阳楼,一楼大厅东西两壁镶嵌了两幅大型瓷板画,彩绘着“宋公明发配江州城”、“浔阳楼宋江题反诗”、“黄文炳设计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场等栩栩如生的画面,为浔阳楼增加了传奇色彩。
三楼是回廊,主要陈列字画。
四楼为茶室,也是赏景的最佳处,摆满了仿古桌椅。浔阳楼是溶名楼、名著、名酒为一体的名胜。我两在这里可远眺庐山、近观长江,再听导游将各个景点细细道来,真是饶有趣味。身居室内,喝茶乘凉,再听上一段精彩的北京评书,真可体会到一种特殊的韵味。
据导游讲,当年的浔阳楼!都是飞檐雕画,分外壮观,雕檐外高悬一面匾额,乃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写“浔阳楼”三字。据说当年苏轼本欲题“浔阳酒楼”四字,但不慎墨污“酒”字,于是将错就错,干脆去掉那个“楼”的限制定语“酒”字,气魄反而要大得多了。
今日我俩来此寻幽访胜、慕名怀古真有了一种“胜地因一人而名世,山水为一书而增色”的感慨?这样想来,说作家文人只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而未从事物质生产,说他们与“生产力”无直接关系,显然就不大站得住脚了。人文风景,名作效应,遗泽后人,文采河山两添辉啊!在此联想到更多的景点——比如江苏寒山寺,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等等,都不是因名人的驻足和名篇的传世而被后人青睐的经典吗?
在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拿出《水浒传》,再次读到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浔阳楼描写:宋江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一座酒楼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上楼凭阑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但见:“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栏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 宋江看罢,喝彩不已。
《水浒传》中所写的宋江,在幽囚于此之后,又曾独酌此楼,酒后疏狂,抒写郁闷,断然题下“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于是引出那段千年传奇……
另外我发现浔阳楼还同白居易有些瓜葛。想想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贬官于古江州,就在这浔阳江边,偶碰一弹琵琶的中年妇女,感事伤怀,同悲天涯沦落,于是援笔写下了《琵琶行》的杰出长诗,留下了千古绝唱……
就是这位“江州司马”,在青杉泪湿之后,又曾迈步登上浔阳古楼,赋诗于此:“今日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匡山,即浔阳江边不远处的庐山……
想到这些,再回过头来品读宋江在浔阳楼上题的反诗,《水浒传》第39回:“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会更有一种别样心情吧!
这篇游记写到这里应该是结束了,可是,在结束之前,让我一时想起,在九江刚刚认识的文友,他即是知名水产专家,又是知名作家的卢象贤,他在游览浔阳楼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浔阳楼记》,文章的结尾有这么语段,就作为我此篇游记的结尾吧!
虽然,情为躯体之长,人为万物之灵。酒可助兴,亦可乱性。人生有限,事业无穷。喜挥扇之公瑾,恶荷锸之刘伶。慕范公之先忧后乐,叹宋江之有始无终。过斯楼也,当挥毫绘画卷,饮酒唱大风,逞才美化世界,倾情造福人民。时逢新纪,两度登临;谨集古句,一抒愚衷:
出门一笑大江横(黄庭坚),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
读罢之后忍不住,结尾之前我也胡诌一首:
楼上瞭望长江,楼下猛喝黄汤。
微醉品读名著,旅游渡过夕阳。
《登浔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