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年三十的饺子

(2011-02-02 08:56:39)
标签:

中国

速冻饺子

大年三十

人情味

春节联欢晚会

杂谈

分类: 惠龙散文集

大年三十的饺子

\李树伟

大年三十的饺子,是妈妈留下的精神遗产,也是“除夕”我最想望的一种美食。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但三十的饺子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我家最隆重的一项活动,这顿饺子也被认为是全家人大吉大利象征。

我家三十的饺子是晚上开始筹备,一般包三种,一是素的,祭神用;二是验岁的,包上硬币、糖果、花生等,表示谁能吃到,谁就代表一年的好运气;三是荤的,初一早晨吃。

清晰记得,妈妈包三十的饺子前,先沐浴更衣,拿出新盆和面、用洗了又洗菜板剁菜,绝对满足不沾染一点荤腥的条件。另外,还要准备油条、粉条、白菜、鸡蛋、香油、食盐、面粉等包饺子的材料。饺子的形状必须包成元宝状,意味着包住福运,象征生活富裕。

妈妈的三十饺子,主要功夫在饺子馅,馅中除了上述说过的用料以外,还有各种作料,多种作料的组合,满足了我们的味觉享受;尤其是弥漫在房中的香气,让我至今难忘。将它视为我家的“绝色食品”,一点也不过分。

在腊月三十那天,哥嫂和我俩必须在中午十二点以前到家,帮着父亲贴春联,下午两点多吃饭,吃完饭,妈妈就不再打扫屋地,小孩子便开始尽情玩耍,剪子、扫帚、药品等都被妈妈藏起来,全家人围绕一个主题:包三十的饺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只能说吉利话。妈妈是这项活动的总指挥,爸爸是妈妈的助手,负责包饺子以外的事情,如:炒栗子、花生、瓜子等,一个人坐在炉子前,哗啦….哗啦地炒上三四个小时,熟一锅妈妈就用果盘成好,放在桌子上,准备给客人吃,哥哥擀面皮、嫂子剁陷、妻子和面,我准备面板,一家人其乐融融。

从那时开始,我相信三十的饺子能给我带来一年的财气和好运。如果这算作迷信的话,我认为也是一种很美好、很积极的迷信。人生甘苦,总应该有一点精神寄托吧。如果它兼而给你带来口腹的享受,倒未必是坏事。

另外,妈妈还将抽签的习俗,引进三十的饺子中,包饺子时,在馅里埋藏硬币、糖果、花生之类的小小吉祥物,占卜全家人的时运。十二点刚过,外面的鞭炮顿时响起,妻子就会兴奋地高喊:“世界大战打响了!”我也会高喊:“三十的饺子出锅了!”妈妈会放下手里的任何活计,专心致志捞饺子上供。

用三十的饺子上供,是我家不可省略的一种礼仪。那就是:第一碗饺子捞出来,妈妈首先要端着饺子先供天,嘴里念叨一阵,再端到摆放着祖宗的神龛处,嘴里又念叨一阵,其余的再放到桌前,当哥哥的炮声响过之后,我们再围拢父母的身边,给他俩磕头,说声:“爸爸过年好,妈妈过年好!”两位老人乐呵呵地回答:“好、好,咱们吃饺子,过年了!”时。我们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吃起来,看谁第一个吃到“有福的饺子。”

谚语说得好: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以示亲密无间。可见三十的饺子,在各家各户庆团圆的时候,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吃饺子的过程,跟抽彩票一样激动。瞧瞧谁能中大奖?新婚的媳妇想吃花生,寓意来年“花着生”一男一女是最理想的,孩子们期盼能吃到糖果,代表一年生活甜甜蜜蜜,我最想吃的是硬币,暗示我今年有财运,当然,这种小小的吉祥物会使三十的饺子,多一份浪漫的憧憬。这才是最好的调味品呢。

总之,三十的饺子,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情。擀面皮,调素馅,直至包好后下锅、上供、拜年、开吃等,都有一套不算复杂但也不算简单的程序。父母在世的年代,全家人团聚,欢欢喜喜地包饺子,像一次集体作业,或者说,像一种仪式。吃饺子的乐趣,已经在包饺子的过程中预支了一部分。也许,它本身就该包括着这一部分。

和亲人们一起亲手包三十的饺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里面有着很丰富的内容。绝对不像在饭店,可以随时吃到的饺子,它不仅减少了我们的劳动,也减少了许多亲人与亲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从中体会到的人间乐趣。饭店里的饺子,根本不能与三十的饺子相媲美,它的地位太低了:仅仅沦为一种充饥的食物。这就是我的成见:饭店的饺子是很苍白的,苍白的饺子,是没有人情味的,苍白的生活,更无乐趣而言。

尤其是三十的饺子,更不能在饭店就餐,它必须是家庭成员悉数在场,其乐融融地一起包,一起吃,才有过年的快乐;谁若缺席,会让大伙儿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伤与思念。

由此我说,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全家人围坐在桌旁,能吃上一碗三十的饺子,这种惬意的习俗,很有点人情味。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加速的时代,包一次三十的饺子,似乎比吃三十的饺子更过瘾。

当然,三十晚上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正如现在的中国人,假如不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定会觉得很空虚。

可是,现代社会上有些年轻人,被大大丰富的饮食文化影响了,甚至开始厌烦包三十的饺子了,即使想吃,也不想亲手包。总想在商场里买些速冻饺子,回家搁在冰箱里,想什么时候吃,就拿出来煮一些。

其实让我说,速冻饺子大都是机器生产的。用机器包饺子?这对古人来说,是肯定无法想象的事情,他们无法想象包饺子也会变成工业化。

说实话,我对速冻饺子稍有抵触情绪,且不提冷藏是否使饺子那原始的鲜美打点折扣,仅想这塑料袋里的一只只饺子,居然是从工厂的流水线上跑出来的,就觉得似乎缺少点人情味。或许不仅仅我一人有这样的成见,在常见的饭店广告语里,也特意要注明本店卖的是“手工水饺”字符以招徕食客。

看来手工包饺子,确实比“机器包饺子”更具吸引力,那就更不能与三十的饺子相提并论了,两者之间的细微区别,即使不是味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因为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仍然认为饺子应该是手工包的,三十的饺子更是家人团聚的一种仪式,是中国最古典的文化延续,而用“机器饺子”代替“三十的饺子”则有点现代派了。

所以,我说:三十晚上包饺子的传统,不仅仅是民俗,它将代表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和谐程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