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我与青春到底谁错了》(12)

(2009-07-18 23:16:15)
标签:

老大爷

长篇小说

药材灵芝

山里

赵建忠

雾灵山

文化

分类: 我与青春到底谁错了

第四章

 

为了详查水泉金矿的外围储量,李工想到雾灵山矿区,测量队驻地去取些资料。那里距水泉矿区还有二百里地,不通汽车,步行去,中途自己还要解决投宿问题。野外分队近来又没有值班车,情况紧急,李工想到了赵建忠。赵建忠没有推辞的理由,他拿上几张地形图便上路了。

赵建忠孤身一人,迅速地走在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崎岖的山路中。

北方的大山,山风是冷飕飕的,它摇着黄色的金莲花,带着醉人的清香,吹着那扑朔迷离的雨丝,向他吻来,头发里渗出的汗水和雨水凝结成细细的水珠。

雨,北方的细雨,飘落在干裂雨贵如油的土地上,孕育着万物,细浇着人们的心田。

有雨的傍晚,天黑得特别早。今晚宿于何处,晚饭又从何而来?心中不免惆怅。那不知疲倦的雨丝仍是飘飘洒洒,从山坡向下看去,犹似破浪翻滚的大海,行走在大山之间的赵建忠顿时显得渺小可怜。

又翻过了一座大岭,前面终于出现了一条狭长而平缓的山坳。隐约的山泉流水声,从古树阑珊中传出。林中间隔着的空地里,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在微微的细雨中,好像千百双挑逗的眼睛,调皮地在雨帘中向赵建忠抛着媚眼。周围洁白的无名花,更显得晶莹娇媚。

在雨雾朦胧中,柳丝飘拂,絮花悄落。其间隐透出灰墙红瓦,疑是牲口棚,走近才知是住家房屋。

院门敞开着,赵建忠走进喊了几声“有人吗?……”没人回答。两间正房的门关着,透过门缝窥视,锅碗瓢盆齐全,但不知主人去哪里了。赵建忠退到屋檐下,把雨衣铺好,坐下。

等了好久未见来人。对面大山里,传来几声鸟叫,叫声很奇怪,听起来好像在说:“没人没人。”看来,生活在雾灵山中的小鸟儿都学会调皮气人了。

腹中的饥饿与一天的奔波,浑身的疲惫,涌入全身,赵建忠不知不觉地头枕着肩睡着了。待他醒来时,已是繁星满天,一位老人坐在他身旁。老人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白色胡须,两眼矍铄地看着他。赵建忠赶紧叫了一声:“大爷好!”

老人点点头,笑笑说:“看把你累的,身上的衣服还湿着呢,就睡着了。我在屋里生火了,快进屋烤火抵寒。”

进了屋,赵建忠掏出介绍信和工作证,他看了后高兴地说:“地质队的?好呀!去年物探队的来过,山上还住着测量队的,说要把这山里的金龙银马牵出来,献给国家,致富当地百姓。今天你们搞地质的又来了,是不是想把金龙银马的隐藏位置给标在地图上呀?”

赵建忠说:“老大爷,您的意思对,但是,您们那地底下的是银矿,不是金矿;为了把银矿开采出来,他们测量队要先画地形图,利用观测北极星的方法,变成经纬线画在图上,这地图就更精确了。”

他高兴了,发亮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他从墙上挂着的一个军用水壶里,倒了一碗酒:“你尝尝,这是我们山里人自己酿制的小锅烧酒,去风湿山气的。”

赵建忠平时不喜欢喝酒,可是今天确实浑身发冷。他捧起碗喝了两大口,酒到之处,就像进入食道的火苗,带着火辣的刺激滚入腹中,顿时胃里暖暖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这时从另一间屋走出一位少年,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棒子米粥。赵建忠接过慢慢地喝着,味道香甜爽口,少年说:“这是新棒子碾得米,还放了很多大芸豆,我奶奶煮好了叫我送过来。”说完他就走了。

过了一会,那位少年又过来了,对老大爷说:“爷爷,奶奶让这位地质队的叔叔到屋里吃饭去。”

赵建忠被这位热情的少年拽到另一间屋,饭桌上放了不少菜,酸菜炖粉条、炒鸡蛋、韭菜炒腊肉、拌木耳、蘑菇炒肉、还有一个是我叫不上名字的山野菜。

吃饭时,老大爷总盯着赵建忠的筷子,看他是否夹那个叫不上名子的菜。赵建忠想起来了,叫蕨菜,是大山里才有的蕨类植物。

老大爷见他吃了,十分高兴,说他不见外。其实,赵建忠哪里是不见外呀?他是被饿坏了,他此时的第一需要是生存,所以,脸面这东西已经一点都不重要了。不过这一点正好满足了山里老人的那种质朴。

晚饭后,赵建忠担心明天雨不停,无法赶路,老大爷说:“不用担心,俗话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你没看到,黑天时,西面天上的彩霞呀?”

赵建忠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睡着了吗?”

大爷接着说:“放心吧!明日是个晴天。”

第二天早上,果然雨止。晨雾悠荡在山林中,也穿入门户,扑在赵建忠的脸上。晨雾散后,赵建忠站在小院门口眺望,但见一条小路,隐藏在树丛中,伸向山腰。

赵建忠想起早赶路,找地质测量队去,老大爷不让,说:“雨刚停,路滑不好走。在这里住一天,明天再走吧。”拗不过他,只得依从。

他家墙面上挂了很多相片,他的儿子、女儿都在城市里上班。

赵建忠问老大爷:“生活好吗?”

他笑笑,把赵建忠朝后面让。原来里屋里,还有一扇门通向后院,走进一看,赵建忠顿时愣住了,这里真像是花园里的鸟园。

整个院子里开满了鲜红的花朵,在灿烂的阳光下,蜜蜂发出忙碌的声响。还有几株菜花,呈现出金黄的颜色。绿油油的菠菜,把菜地装点成一块绿色的地毯。

院内的树上,挂着很多鸟笼。有一种鸟个头很大,分别是绿黄色和紫红色,爪利嘴尖,弯曲着嘴角像苍鹰,看着很凶,用手捅它,它就用尖嘴啄你。老大爷说“这种鸟叫‘嚼子’,平日里爱吃松子、麻子、向日葵籽。”当然,还有很多鸟,像黄雀、老西子、独点红、靠山红和金翅。

老大爷解释说:“这些都是‘媒鸟’,春天,他们从南方飞回北方求偶繁育后代,我们利用这个时机,给这些‘媒鸟’吃好点,如精肉、蜈蚣、火麻子,只有让他们身体好,叫声大。挂上粘网,山里的鸟就会飞到这里来,统统被尼龙丝网粘住……

赵建忠明白了,这是利用这些‘媒鸟’来诱骗外面的鸟,收养起来,等着外面的人来卖钱。

赵建忠忙说:“老大爷,鸟不是人类的朋友吗?您为什么要扑捉它们呀?”

老大爷说:“我不是拿它们去赚钱,我是为了大学生们实地考察识别鸟类准备的。对于这些野生鸟,我们山民是倍加保护的。”原来,老大爷的女儿,在北京一所高校当教授,每年夏天都要带领她的弟子到大山里考察。

老大爷继续说:“我们在山里还野生散养着猕猴、黄羊、旱獭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也有药材灵芝、山参、白芍、当归、天麻等。这些花木,有的是树木、有些是草本,但都是国家的宝贝,人类的朋友,你说,我们生活在这里好不好呀?”

赵建忠点点头。

第三天,赵建忠偷偷地将伙食费压在桌子上的茶壶地下,告别了老大爷,去找地质测量队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