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我与青春到底谁错了》(1)
(2009-07-16 09:32:17)
标签:
长篇小说借条小伙子地质雷锋承德休闲 |
分类: 我与青春到底谁错了 |
作者郑重声明:本长篇小说除背景介绍外的所有人物纯属虚构,请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切切。
第一章
人的一生不知道那是第一步,也不知道怎样走过。那些曾经得到过的,也许可以再次得到,但失去的,会永远失去。
有的人总是时不时地提醒自己,男人怕选错行,女人怕嫁错郎。其实,有很多事情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书记已经光荣离休,队长也奉命组建矿产管理局,实行国家管理职能去了,百分之九十具有地质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调往国家地质调查局,四十五岁以上的野外地质工人,可以办理内退,一个一千多人的地质队伍,一下锐减到600多人,赵建忠在历史转变的时刻,被推上了地质队长的位置,要求他带领这支地质队伍,去闯市场。
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这个壮丽的地质事业,不能说是他,应该说是他们一代人的青春……
1975年3月的一天,早春已经来到了北方城市——承德。春天,山城的春天。最先得到温暖的是朝阳的山坡,那里的雪在融化,慢慢地露出黑褐色的沉积岩,雪水滋润着上面的泥土,浸湿了去年的草楂;在里面包裹的种子,也被湿土孳殖着根须,争取他们的生命。
从北京开往承德的554次列车凌晨五点三十分徐徐开进车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头戴黄色军帽,浓眉大眼,眉清目秀,白嫩的脸蛋,不敢说形似宋玉,也不敢说貌比潘安,但看一眼秀气的脸,就让人喜欢的放不下。
他身高1.78米,不高不矮;身穿蓝色衣裤,足穿双钱牌回力球鞋,肩挎黄色军包,一身的帅气。夹杂在人群里,情不自禁地随着人流往外走。那双不断搜索的眼睛,查看着这个陌生的城市。
车站是一个黄色的水泥城堡,三座建筑相互连接,看似亭子却不是亭子,坚固、蠢笨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日本鬼子留下的侵华罪证。站前乱哄哄的,到处有脏兮兮的垃圾,没有一点城市的样子。车站前没有任何公共秩序,马车、人力车静等着生意,有人问也待搭不理。
年轻的小伙子看什么都新鲜,都能显出稚嫩的目光。须臾,一个怀抱小孩的年轻妇女向他走来,只见她身材长瘦,穿戴朴素、面目娟秀,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性情温厚的女人。她体现了“可敬”两个字所表达的理想;小伙子记起在雨果《悲惨世界》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女人如果要做到‘可敬’的地步,似乎总得先做母亲。”眼前的这个女人,怀里紧紧地搂着孩子,那种清虚疏郎的神韵,令人想起她是一个天使。她简直是个神人,再美丽的女人若站在她的面前,也会感到逊色。她是不是寄存在人间的仙女呢?小伙子毫无目的地想着,忽然亲切地呼唤声把他拽到了人间:“大兄弟,刚下火车嘛?是不是刚来承德?”
“是,您?”那女人神秘地把他拉到没人的地方,一句话没说,脸色陡然变得沮丧,那丰富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噼里啪啦地往下落,小伙子傻眼了,不知如何是好,慌忙说道:“大嫂,遇到难处了吗?”
“大兄弟,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善良人,我真遇到难处了,爱人是当兵的,准备去部队探亲,可来到承德却被小偷把钱包偷走了,我一个年轻妇女不敢与别人说,怕遇到坏人。想同你借点钱,我给你写借条,留下你的通信地址,只要我到了部队,马上把钱寄给你,还给你们单位或者学校写封表扬信,这是我的介绍信……”
小伙子明白了,看看眼前的这个可怜而美丽的年轻妇女,他脑海里掀起了一股忧郁的思潮:她是不是在考验我?有没有义务帮助她?有一个心底的声音在回答,当然没这个义务。可在感情上,也难免有一点责任。第一个显现在脑海的英雄就是雷锋,自己从小在雷锋精神的鼓励下长大,雷锋能把自己的津贴不留姓名地寄给灾区,我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的钱借给这个可怜的大嫂呢?
他的手情不自禁地伸进衣袋里,当里面的硬币碰到手指时,暗自定下一个条件:先拿出一个硬币,放在手心里,只要正面朝上就代表给她,背面朝上就不给她。
他闭上眼睛,轻轻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硬币,打开一看,是背面朝上。可雷锋做得是无名英雄呀!我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公民还讲条件吗?于是,他又摸出了一个,打开一看还是背面,他还想第三次伸手去掏,突然停住了手,心里自责道:你不感到很无聊吗?像学习雷锋这样崇高的事,怎能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决定呢!如果你真不愿意给的话,那前两次为什么都不算数呢?如果你真舍不得兜里的钱,你就不要学习雷锋好了,也没人强迫你……
“大兄弟,一看就知道你是好人,你要有困难那就算了,我的命好苦呀!呜!呜!”那女人像带刀的话语,深深刺痛了他那颗善良的心,那女人不见天日的隐痛,尖锐地刺激着他的神经。
他又近一步想:如果我把钱借给她,他真的能给我们单位写封感谢信,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
年轻人刚参加工作,就能让领导收到一封来自部队的感谢信,领导肯定会高看我,对今后的前途会有好处。
他思索着手又慢慢地伸进衣兜里,拿出钱包,把所有的钱都倒进了那双因激动颤抖不止的手里,嘴里哽咽:“大兄弟,你也留点吧!不能都给呀?”
“您都拿着吧!单位就在前面,回单位再想办法。”那个女人感激地数完所有的钱:“118块1毛9分。我给你打个借条,再写上我的地址。”不一会那个女人就写好了她的通信地址和借条,他看着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条,好似干了一件惊动天地的大事,心情无比喜悦,他毫无声息地站在青年妇女的面前,那女人千恩万谢之后索要了小伙子的地址:我叫赵建忠,汇款地址承德市碧峰路1号河北地质队,表扬信的收信人请写办公室。并郑重其事地把纸条交给了那个年轻妇女,她必定是他人生的第一步。女人感激的话说了一车,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嘴里不停地喊着:“回去吧大兄弟!三天后,肯定把钱邮回来,放心吧!”
女人走远了,赵建忠一路打听新工作单位。承德市真的不大,一条不太繁华的大街,几排低矮的棚房,破旧不堪地有些寒酸。
/